包括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在内的众多极具人文气息的古建筑、仿古建筑,都在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中做了“邻居”。
青阳庄氏和蔡氏在南宋年间,因“庄蔡联婚”美满佳话而结下亲缘关系;两姓氏族在此后数百年间,虽历经磨难亦同舟共济、风雨相伴;如今,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又屹立在了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的同一条街上,近800年前结下的友谊与亲缘穿越时空,继续温暖人心
古语有云:祠堂一盖数百载,族谱一修几千年。祠堂,是神州大地的人文化石,它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穿越时空的桥梁,并成为维系宗族成员的一条血脉纽带。在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内,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远近闻名,这两座名祠不管在建筑风格还是人文景观上,都各占擅场、赫炽独俱,令访者见了不由心生敬仰。青阳庄氏与蔡氏之间渊源极深,至今在当地民间还盛传着一段“庄蔡联婚”美满良缘的佳话,正是因为宋代祖先的这次联婚,令庄、蔡两姓族人越走越近,他们漫长时光中互敬互助、和谐相待。更有意思的是,在“庄蔡联婚”近800年后的今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竟然就“住”在五店市的同一条街上,且相距不过数十步之遥,远观两座名祠,就像并肩而立的两位巨人,正携手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
蔡氏家庙内部轩敞宏阔
令人肃然起敬的庄氏家庙
青阳庄氏家庙今位于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内青梅山之阴,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纵观整座祠堂,七开间二进深,单檐歇山顶穿斗式屋盖砖木结构,体系完整,规制崇宏。高低错落的屋脊各起别致的燕尾,屋角耸立鸱吻,加上檐前塑造起高扬的卷草,饰以五彩的剪瓷图案,组成富丽堂皇的屋顶。祠堂主体建筑朱漆梁枋,檐下吊筒、花篮金碧辉煌,大门两旁堵石浮雕麒麟,门前青石鼓、石墩、浮雕骏马、象、鹤,皆栩栩如生。梁木斗拱雕工精细,并且髹漆鲜艳,丽饰夺目。家庙正厅堂上祖龛供奉着青阳庄氏始祖祐孙公(谥古山)的神像,其神像精神矍铄,观之令人肃然起敬。大厅中案桌上雕刻精美的青石香炉,据说是明代著名官员海瑞的赠品。家庙里,门额厅壁上还挂满状元、榜眼、会元、进士等题匾,一望便知族渊深邃、俊彦辈出。庄氏家庙历经几次修葺增建至今,极力保留古前之楹联,具有极其宝贵的文化价值。
据青阳庄氏家庙的管理员庄文良先生介绍,庄氏家庙大门的门槛在一尺高的石门坎上又加了一道二尺高的木坎,比别家的高出许多,这木坎据传为皇帝钦赐,为了显示这里门庭的显赫。中间的朱漆大门平时总是关闭着,只有等到春冬二季祭祖的日子,或者迎接十分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开启。庄氏家庙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家庙正面开三门并列,中间大门油漆一片红,两边大门则漆成黑色,门上没有绘任何门神图案。在闽南传统建筑中,家庙大门一般都要“上门神”的,为何这里会有例外?据说,这缘于庄氏出过文武双状元,即明万历年间先后出了庄安世武状元和庄际昌文状元,于是庄氏家庙获御赐“金马玉堂”,威望显殊,令神鬼敬惧,所以不必画门神护卫。
青阳庄氏家庙为七开间二进深建筑,规制崇宏。
庄氏家庙大厅门上有一对楹联,“一榜三龙齐奋,五科十凤联飞”。此对联记录的是青阳庄氏家族在古代的荣耀时刻——“一榜三龙”,即在嘉靖八年己丑科进士榜上有三个庄氏进士:庄用宾、庄一俊、庄壬春。“五科十凤”,即在明弘治到明崇祯年间的五次科试中,出了10名庄氏举人:庄晋阳、庄琦、庄尚稷、庄履朋、庄懋华、庄懋声、庄履万、庄钦邻、庄际元、庄际耀。
据悉,庄氏家庙共有石柱、木柱九十九支半,其中,半枝为木柱。原来这是设计者把家庙的后壁墙左角保留着一大块风水石,作为家庙中的一支天然的柱础,再在天然的柱础上加上半枝木柱,这样便形成了“九十九支半柱”之传说,这也给遍衍外地的裔孙回故里认祖时,留下认考的特殊标志。
庄氏家庙的门槛非常之高
一条街上的两位“老邻居”
与青阳庄氏家庙在同一条街上的还有青阳蔡氏家庙,两者之间相距不足百米。蔡氏家庙地处晋江市青阳北面偏西,是一座五开间两进砖石木结构的建筑,由门厅、正厅、后堂及二厢房组成。门前隔着宽阔的石埕,挺立着一堵凹字形红砖拼花照墙。主堵五开间,墙顶建燕尾高脊,水车堵皆缀满彩瓷雕塑的花鸟麟凤。家庙屋顶黄瓦绿筒,色彩鲜艳,前厅屋顶中间三间稍高,两边梢间降低,成为有起有伏的“三川顶”。脊端燕尾高扬,上头立着形状奇特的鸱吻,形成乌革翬飞的繁华气势。中脊、垂脊装饰剪瓷花鸟和卷草,更是锦上添花,生色不少。家庙门路宏阔,并开三个大门,门前安石鼓、石枕。门墙悉以雕刻繁丽的青、白石料拼装。梁枋间木雕花篮、梁裙、雀替,木雕工细,鎏金错彩,十分华丽。正中大门额石匾大书金字“蔡氏家庙”。
缓步迈入如今的蔡氏家庙,可见梁枋间雕件精雕细刻,金碧辉煌,水车堵有泥塑彩绘“群仙献寿”、“廿四孝图”图案。大厅面阔三间,轩敞宏阔,内立称为“孝思堂”的祖宗龛,龛前挂一列祖宗画像。大厅两侧朱红的板壁上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字径都有l米高,相传为朱熹的手迹。这四个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是蔡氏用以勉励后人的祖训。
蔡氏家庙是青阳蔡氏六世蔡常安在宋熙宁年间钦赐进士后,回乡建造的。蔡氏家庙至今已历上千年漫长的历史,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劫难。就艺术价值而言,如今的蔡氏家庙在建筑和装饰方面,较忠实地记录了蔡氏在青阳地区的历史与筑祠工艺,不失为一笔难得的文化财富。
庄氏家庙与蔡氏家庙是晋江五店市古建筑中的两粒璀璨“明珠”,同时,他们还是在同一条街上的两个“老邻居”,两者都是当地氏族人文历史的承载体,而且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他们互相扶持、相互辉映,衍生出许多故事。
梅山亭(寺)祖佛祖宫内奉祀着青阳庄氏一世公和蔡氏十世姑。
“庄蔡联婚”谱写两姓亲缘史
在离青阳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不远的五店市街区中,还有一座不大的佛宫,名曰梅山亭(寺)祖佛祖宫。这座佛宫虽然不大,但对于青阳庄、蔡两姓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这里实际上供奉着的除了南海观音外,还有青阳庄氏一世公庄古山和蔡氏十世姑。
据青阳学者庄汉城先生透露,“蔡氏十世姑,庄氏一世妈”,是数百年来青阳“五境五土”市域内外民间、东南亚青阳籍华侨间和闽台锦绣庄氏族群间广为盛传的一段反映“庄蔡联婚”美满良缘的佳话。“庄氏一世”即桃源锦绣庄氏十二世、青阳锦绣庄氏开基祖祐孙谥古山。始祖庄森,肇基永春桃源里。至宋南渡后,风华正茂的少年古山从九世曾叔祖宋少师庄夏迁泉郡庄府之东街庄厝埕,官居廷署。庄古山读书重义,志尚高远。值宋末社会动荡,乃致政而归。因爱青阳五岳山水之秀,时往游焉,与宝谟学士蔡次傅、进士王节道同志合,恒为文字之会。大约于绍定庚寅三年(1230年)与蔡氏十世姑、名号五泰孺人的蔡次傅从妹合婚。正是因为这两人的结合,开始谱写了庄蔡两姓历经近800年的族氏亲缘史。
“祖佛祖宫内的这尊观音原是宋帝钦赐给宝谟学士蔡次傅在家供奉的。蔡次傅从妹五泰孺人在与庄古山成婚时,便把这尊观音作为一份特殊的嫁妆带进庄家。”庄汉城称,庄古山在青阳买田筑室定居,该故居也成为青阳锦绣庄氏之发祥地。蔡氏于居所埕前建成佛宫,内中供奉的观音被子孙后代敬奉为“祖佛”,这个佛宫也就成了后世的祖佛祖宫。
庄古山和蔡氏五泰孺人成婚后,两人相濡以沫、同舟共济,他们的善良本性,也为青阳庄、蔡两姓后裔根植了文明、和谐的善根,并使得他们传承至今。
青阳蔡氏家庙门前有红砖拼花照墙
历经磨难 风雨同程
庄古山和蔡氏五泰孺人逝去后不久,青阳庄、蔡两姓旋即迎来了一场生死考验。据庄汉城先生介绍,当时,南宋的流亡小朝廷已被元军彻底铲除,而曾经拥护过南宋幼主的官员、民众,纷纷遭到元兵的追杀。“青阳庄氏和蔡氏都曾投入到扶宋抗元的起义洪流中,因此都面临着被废乡灭族的危险。”庄汉城称,“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用他的聪明才智保护了两姓族人,这个人就是庄思齐。”
据庄汉城所述,庄思齐乃庄古山之次子,为开基塔房之始祖。他天资聪颖,忠信闻于外。当初南宋幼主仓惶南奔,来至泉南地界时,庄思齐招集乡众,迎驾于郊野。幼帝嘉其忠,遂授以平乡尉之职。南宋覆灭后,庄思齐退隐乡野,因为他在民间素有才名,是泉州的名师,元朝政府也想拉拢他。元朝官员屡次邀请他出山为官,但都遭到拒绝。为了等待庄思齐回心转意,元廷便放弃对青阳庄氏族人的剿杀。
据传,庄思齐有个表弟蔡若济,是青阳蔡氏家族之人。此人曾任南宋的潮州府司户参军,因保护宋幼主南下,被元兵一路追赶。元兵来到晋江后,曾派兵至青阳,准备诛杀蔡若济一族。当此危难之时,蔡氏遂将厝宅田园、金银财宝,以及宗祠祖墓等尽皆交托庄思齐保管,然后星夜逃亡他乡。庄思齐于是命人将蔡氏厝宅内灯笼上写的“蔡”字,统统换成了“庄”字。元兵到来时,因为找不到蔡氏厝宅,只好作罢,留下来的蔡氏族人悉数躲过劫难。数年后,逃亡的蔡氏陆续返回青阳,定居蔡厝一带。此时庄思齐便将之前代管的动产及不动产,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蔡氏。蔡氏族人深感思齐临危相助,恩重如山,当时即将其长生禄位奉祀于蔡氏宗祠中,又交代子孙将来祭祖时要一并祭祀庄思齐公。“即使现在,蔡氏子孙依然恪守祖先遗训,每年春冬两季,均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祀大典。在祭拜列祖列宗的同时,还附带祭祀庄思齐,世代相传,沿袭不变,十分诚信感人。”
有了“庄蔡联婚”,又有了庄思齐的临危义举,庄、蔡两姓此后的数百年间,姻亲不断,来往密切,也共渡各种难关,关系是“亲上加亲”。庄文良表示,在庄氏家庙大殿中央有一块匾额“明德惟馨”,就是当初庄氏家庙晋祖典礼上,蔡氏热情赠送的。另据蔡厝老人会蔡平分先生介绍,1989年,蔡氏家庙重修落成时,庄氏亦慷慨解囊,备了厚礼来相贺,足见两姓氏族的亲谊。“风雨同程数百年,蔡氏和庄氏虽偶也有小摩擦,但‘亲兄弟没有隔夜仇’,两姓氏族最终都会和睦共处,并互携互助的。”
如今我们走在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内,看着巍峨的庄氏家庙和蔡氏家庙屹立眼前,不由得人忆起当年庄古山和蔡氏五泰孺人携手笑看人间的场景,从那一刻起,两个姓氏族群的世代友好似乎也得到了最美满的祝福。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