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6-04-07中华姓氏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来源: 中华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 陈 恒
 

    中华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血脉传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石。中华姓氏文化是一门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老 学科,它以姓氏、家庭、家族、宗族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到姓氏起源、衍派世系、郡望堂号、宗祠家谱、闻人家传、文物胜迹、祭祀典礼、文献著述等内容。它既 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与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方志学、考古学等有着交叉的关系。我国姓氏产生的历史悠久,在孔子刊定的《尚书》中即有记载。最古 老的姓氏基本上都出自炎黄二帝之后,因此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这种以血缘为纽带、以汉字为表达形式、融合在宗族观念里的中华姓氏文化,几乎是随着姓 氏、家族、民族的出现而同步出现,而且较为完整地传承到今天,它宛如一部浩瀚的历史长卷,既深奥辉煌,又生动多采。

    中华姓氏文化的长盛不衰,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国情所决定的。长期来,我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 里,人们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和社会制度也要求族人和睦、社会稳定。于是同姓同宗的亲缘关系,就把每一个亲缘个体凝结成为亲密的关 系集团,这就形成了宗族共同体,或称姓氏共同体,这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姓氏共同体在封建制度建立之前就已存在数千年了,是一种前宗教 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姓氏共同体表现形式有:拥有世代相传的宗亲会等亲缘组织;宗族首领是由族人选举产生的,这是古代乡绅自治的由来;拥有祠堂、义田、 乡学等共同财产;拥有族谱、祖墓、圣物等共同的文化遗产等。姓氏共同体原有的宗法思想,是古人分别嫡庶亲疏的一种法则,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才被统治者作为世 袭的借口和统治的工具,也才有了封建宗法主义的消极影响。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姓氏共同体产生出了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意识,即家族本位主义以及尊宗敬祖、 敦亲睦族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家族本位主义思想认为,姓氏共同体也是国家和社会总体结构中的一个部分,强调每个成员对家族、宗族以及社会的伦理关系,认为尊 宗睦族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章句》说:“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书经·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其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清雍正帝曾要求族人“以同宗同祖相亲相爱,宁厚勿薄,宁亲勿疏”,说明统治者也看到姓氏共同体对社会的有利作用。姓氏共同体在元 初、清初曾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到了当代又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直到拨乱反正后才得以恢复。姓氏共同体之所以没有消亡,其生命力就于它具有积极的社会功 ,最显著的是在于姓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直接动力和重要载体。

    姓氏共同体的血缘关系,在早期是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以后又成为敦亲叙伦、敬宗追祖观念的根据。由血缘认同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文化,引发了姓氏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对自己由出之根的追思,有了对自己家族、宗族的同船共浮的集体意识,从而形成了姓氏共同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各姓氏族人聚族而居 或和睦杂居,有着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也因此有了相应的心理文化趋同。“亲缘”亲于是扩大为“地缘”亲,以致把本乡本土的乡亲也团结在一起。在华人的 意识里有着“人在外以内为亲”的思维定式,比如“在本村,同祖亲;在村外,同村亲;在乡外,同乡亲;在县外,同县亲;在省外,同省亲;在国外,同国亲”。 “地缘”亲的本质还是“亲缘”亲;作为炎黄子孙,世界各地华人一提到中华姓氏的主要缔造者炎帝和黄帝,自然就有了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故土家园的联想,进 而有了寻根、回归、回报桑梓的冲动。在同宗共祖的思想指导下,全体炎黄子孙聚合成一个民族的整体,激发华族社会中人们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族的大团结”,这就是广意上的姓氏共同体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直接表现。

    所谓中华民族凝聚力,一般认为是千百年来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构造的一种民族向心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提 升,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更需要这个民族所在国家的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经济实力的推动。学者熊培云说过:“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关键不在国家,而在于社 会、在于民间力量的养成。”因此我们在当今社会重建中,要为姓氏共同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可以借鉴海外华人社区的做法,让姓氏文化和姓氏 文化事业在法治的框架内得到保护和发展,让中华本土成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的中心。社会的建设、姓氏共同体的成长、中华姓氏文化的弘扬,在这几个方面相辅相 成的作用下,必将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包括台港澳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在内的全体华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璀璨明天。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