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虽然繁华不再,但是,从斑驳的楼匾、苍苔覆盖的城砖上,依稀可以觅得“小京城”的影子。
武平中山古镇,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二里。但在闽西,绝无仅有,古时有“武所(中山镇)闹花灯,如同南京城”之言。
这座古镇,独特之处在于:它聚居着百余姓氏,素享“百姓镇”盛名;它有独特的军家话,以“军家方言岛”著称;在古镇,至今保存20多口千年古井。
“百姓镇” 最高峰时期有108个姓
中山镇位于武平县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走进中山古镇,最引人注目的是城砖砌拱的迎恩门。武所三城曾有9个城门、10里城墙,然而渡尽劫波之后,迎恩门硕果仅存。这座为谢皇上恩准建城而命名的城门谯楼坍塌,城砖苔绿,凝固了武所600多年的风雨兴衰。
说起中山镇,不得不说它“百家姓”的盛名。小小古镇,目前繁衍生息着102个姓氏。据介绍,在清末,中山姓氏多达108个。这种情况,自从清朝初年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中国罕见的客家文化的一大景观。
中山镇为何有这么多姓氏?原来,中山镇在历史上是武平县县城所在地,旧时称武平所。因为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河道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为历代屯兵的重镇。
据称,中山姓氏的第一次激增,朱元璋功不可没。据称,当时武平一带草寇造反,朱元璋下令平乱,派了18个武官率兵征讨。草寇驱散后,朱元璋下令出征军士就地屯垦中山镇。朱元璋这一号令,留守的武官们“送”来35姓。
百家姓真正形成,是在清朝年间。顺治年间,清军南下,周边各县望风而降,惟武所军民踞城拼死抵抗。一年多时间,清兵三次屠城,死难者不下万人,武平县博物馆至今藏有“万人缘之坟墓”碑。
令人称奇的是,惨烈的屠城使中山姓氏不减反增。清政府广召流民,逃难的居民也纷纷回迁。至此,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姓镇”终于成形。
“军家话” 当地人说的是南京方言
因为百家姓,也造就了中山古镇“军家方言岛”的特色。武平是一个客家县,但是,中山镇却流行一种“军家话”,被客家方言包围,就像一个语言孤岛。
这是由于古时,聚集在中山镇的多是军人,世代传承军家话。军家话属当时南京音序为标准正音的“官话”,即江淮官话。军家话“世代相传”历五六百年而不衰;武所这个弹丸之地,两种方言并行不悖,百姓聚居杂而不乱。
中山镇还流传着一个因听不懂军家话而闹笑话的传说。军家话,管“姐夫”叫做“借裤”。从前有个外乡客家青年娶了一名武所女子为妻。婚后第一次探 亲时,男青年向人借了一条新裤子。娘家人亲切地叫“姐夫来了,姐夫来了”。不懂军家话的客家青年听成“借裤来了,借裤来了”。他误以为妻子把他借裤子的事 情和娘家人说,其娘家人借此羞辱他。
回家途中,客家青年责问妻子为何不贤,借条裤子都要向家人说,丢自己的脸。军籍女子闻后大呼冤枉。原来,军家话“姐夫”二字的发音就是“借裤”。
现在,在中山镇,仍旧有不少人说军家话。据介绍,会说军家话的人,肯定听得懂客家话;但是,会说客家话的人,不一定会听懂军家话。
“千年古井” 有20多口,大旱不枯
中山镇曾经的繁华,似乎从中山镇保存的水井就能看出。古时,人员聚集多的地方,都要挖口水井。在中山镇素有“九井十三灯”的说法,然而实际上,遍布该镇三城的古井远不止这个数字。
在中山,农妇提绳、吊水,洗衣、冲凉,古老的院落里依旧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去年,武平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踏寻中山古镇,发现该镇有20多口“千年古井”,它们遇天旱而水不减,遇大雨而水不浊。
时隔千年,古井仍然惠及周围民众。现存古井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圆形,口径50-100厘米;井壁用河卵石砌成,长有苔藓和水草;井栏用整块或三块红紫石或青麻石等打磨而成,高50厘米上下不等,布满勒痕。
井台用卵石或条石铺就,3-6平方米。这些水井虽历经千年沧桑,刻上条条绳痕,但任凭岁月流逝,井水依然清澈见底,水质甘甜适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也为千年古镇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目前,有关部门已着手保护这些千年古井,努力使这20多口古井恢复原貌。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