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10-07山东诸冯刘氏族谱探析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家庭在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中国的家庭或家族,更是几千年文明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而“姓”就是家族的一种标志。“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姓氏,标志着其与所出生的社会组织的血缘关系。所以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家庭的一种符号,是说明一个人由来与归属的基本标志,同时也是不同群体之间互相区别的特有印记,世界上各民族的人绝大数都有姓氏,虽然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取姓的途径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其作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被视为人伦关系的一个徽号。古人曾以“叶落归根”来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这足以证明,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然而,我们现代许多人,对三代以上家史都说不清楚,追溯和认识本家族的过去是很普遍的兴趣和愿望。自己的“姓”源于何时何地,有过哪些事迹,家族如何移居变迁,都是大家希望了解的。那么笔者作为刘氏家族的一员,于是探索“刘氏族谱”便成了笔者寻根的情结。本文即以山东诸冯刘氏的族谱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一些现有新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梳理、考证,希望藉此能够对诸冯刘氏形成作出更为深入的认识和阐释,以便抛砖引玉充分认识历史上刘姓的嬗变,并对当地文化及刘姓氏文化的研究有所贡献,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刘氏家族的变迁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寻根访祖提供某些帮助。

 

    “刘在古代时的姓氏排序是252[1](p355),但时至现代“刘姓被列为当今中国的第四大姓”[2]“张王李赵,遍地刘”这是人们谈论我国大姓的口头语。刘氏虽不是人数最多的姓氏,但到宋代之后刘姓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我国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刘姓宗祠有一通用联“纵观古代执政将近七百载,累计先君,为王已逾六十人。”[3]通用联的意思是刘氏在中国历史上称帝者先后有66人,执政共历650多年。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而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家天下。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正是这个特征的写照。只要查一下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刘氏曾在汉朝、蜀汉、南宋(魏晋南北朝)、后汉(五代十国)这几个朝代称孤。因此,政治上给刘姓提供了繁衍的机会。汉平帝有关宗室政策的诏令内云:“惟宗室子皆大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颂楚元之后,汉元织锦,十有余万人。”[4](p183)

 

    刘氏家族在历史上的影响我们可想而知,有关刘氏的神话传说连篇累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探讨这样一个姓氏的源流简直难于上青天,笔者仅从几个方面探析一下有关山东诸冯刘氏的嬗变。

 

    一、山东诸冯刘姓族源考

 

    关于刘姓的起源史学界有多种说法,如五源说,四源说等等,其实归结起来都不外乎以下几种起源。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相传尧是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其后子孙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省唐县)久而久之,尧帝的小儿子这一支家族便以封地国号“刘”为姓。出自姬姓。周成王封王秀之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南),因以为氏。姬姓刘氏和刘子国均产生于春秋中期,源于周顷王。因是周王的儿子,所以又称王季子。这位季子曾任周王朝的卿士,大约在公元前599年前后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他的后人,以采邑也是国名为氏,称刘氏。赐姓后改刘。一方面是他族赐姓改姓的,比如刘邦对项伯、娄敬思等人,以赐姓和加封来报答他们的忠义之恩。因此,赐姓是刘氏人口增加,支脉增多的另一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赐姓改姓刘。比如匈奴刘氏,西汉初年,匈奴部落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按照匈奴贵族从母姓的习俗,冒顿子孙皆刘姓。鲜卑族刘氏,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孤独氏改为刘氏等等。

 

    山东诸冯刘氏属于上述几支的哪一支,已经无法做出确切考证。但笔者借助手中的资料可大胆推测诸冯刘氏应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之所以这样推测是有理论根据的:一是根据刘氏在山西的郡望,诸冯刘氏在迁往山东之前居住在山西,这正与尧的后代公源明居住在相近地带《刘氏家族居住地迁徙序》这样记载:“始祖公源明,直至十七世祖公聚义居山西尧封其刘地”。山西是刘姓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当年尧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就在今天山西,另外,有许多刘氏族谱认为,山西洪洞是刘氏的最早发源地,笔者虽然不敢赞同这一说法,但却相信山西确是先秦时期刘姓远古祖先们活动地区之一。二是根据诸冯刘氏祖谱的记载。“吾居诸冯一支门寒祚薄诚可羞也。曰否:君族本帝尧之后又居与尧之都相近,其后远来东夷君之先人又迁于大舜生之地”(诸城市万家庄镇诸冯村)。[5]“自明洪武时自山西迁于山东琅琊郡之胶县(今山东胶南市)碌邮村,十世后即迁居诸冯”[6]

 

二、山东诸冯刘姓嬗变考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部族,无一例外的都以安居乐业为基本目标,通过尽可能有效的手段去求生存,求发展。“自然,从迁徙目的的角度来考察,导致迁徙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为了生存而转徙,即所谓谋生觅食,且不说个体行为,即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也不外乎如此;二是为了安定和有序,个人方面主要是为了避乱避仇而流转,政府方面主要是控制与调动。三是为了发展而开拓,对于家庭家族而言,则以整体迁徙为特征,以置业分居为基本手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战乱频繁的社会大背景下,生活中的无奈甚至迫不得已,往往成为迁徙中最主要的动因。”[7](p98)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朝代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或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都曾强制性地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大以秦汉和明清两个时期最为突出,这也成为了大规模迁徙中最主要的政治原因。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明太祖实录》中载:“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明太祖实录》又载:“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近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

 

    诸冯刘氏一支正是在明朝初期自山西迁到山东胶南市的。“自明洪武时自山西迁于山东琅琊郡之胶县(今山东胶南市)碌邮村,十世后即迁居诸冯”[6]。那么,在洪武二年是什么原因促使诸冯刘氏祖先人迁居于山东呢?其实,诸冯刘氏这次迁居山东也是属于我国人口的一次大迁移。明初我国人口迁移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农民出身的他在亲眼目睹农民起义的力量后,深知“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的道理,更明白“农为国本”,欲使本国帮宁,务必莫劳于民,先存百姓的重要。于是实行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来稳定秩序缓和矛盾。然而当时的山西却成为明初迁民之渊源。元末当中原地区兵乱荒疫之时,表里山河的山西却是另一种景象。由于自然地理的因素,中原地区的水旱蝗灾较少波及山西,战乱也少,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邻人稠地峡的地区。同时,由于明初受元末战争的影响,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和人口荒芜之景象。如史载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 《续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致使洪武初年户口大为耗减,因而为解决耕种和南北人口比例不均,东多西少之现象,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迁移。”[8](p195)

 

三、诸冯刘氏支脉世系考

 

    如前所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常常会有很多个人家庭,家族甚至民族因为种种原因而踏上转徙的征途,虽然其中的悲欢离合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其结果与影响则直接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正是因为这种迁徙,使得同一姓氏或者部族的人会在比较宽广的范围内分布。

 

    诸冯刘氏也不例外,在迁徙山东诸冯后也开始了大范围的繁衍。“所闻咱上世先人之言所传,咱祖居诸冯庄,十世也。系自雍正八年,潍水衡流房屋倒塌,将宗谱冲去,即留人口以传。上世先人之本,俱是天命也。咱日后倘出有肖之子孙谆谆教训,圣人之云,以行与事示之者天视天听„„咱自然免去所为后世子孙之忧也,自咱十二世祖先人无可考也”[6]上文已提到自大明洪武二年时迁祖迁于山东琅琊郡胶县碌邮村,该村已被改成立柱村,笔者通过走访得知立柱村的大多数村民为刘姓。“始迁祖生有三人,其后余十一世祖迁居诸冯一支迁居逄戈庄此处不能道其详矣”。[6]这里提到诸冯和逄戈庄笔者就有必要略谈一二。“诸冯”是舜的出生地,但这里的诸冯是否为舜的出生地一直也是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对于舜的出生地史学界有很多说法:“河北怀来说,河南虞城说,山西永济说,浙江余姚说等。”[11](p136)清乾隆时期的《诸城县志》载:“古之言舜生地者自孟子始,曰诸冯,且东夷之人。县为中夏东偏,城北五十里有村名为诸冯,故前明《职方地图》诸城下特注舜生处。”因此舜生于诸冯,诸冯在诸城是十分可信的。而逄戈庄原属诸城,今属高密“吾祖碌邮老支子姓繁衍逄村一支功名显达,因宗谱失落无可稽考”。[6]一直以来诸冯刘氏都将逄戈庄一支认为是刘墉刘氏一支,这些结论当然只是族谱叙文的猜测,也是为了光宗耀祖嘛。经过笔者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推测是不合理的。“咱弘治年间,自安徽旸山迁来,居逄戈庄,传至清末共十八世,刘氏家族为诸城最为显赫的一家——清代东直阁大学士刘统勋,刘统勋为刘墉之父”[10](p8)“刘墉的先世是在明弘治年间,由南直隶旸山县大刘家庄(安徽省)迁诸城逄戈庄。”[11](p11)由此可见,刘墉一支与诸冯刘氏一族并无直接关系。

 

    关于诸冯和逄戈庄的问题笔者已经简单交代过了,下面将转入正题——诸冯刘氏世系。十一至十三世祖皆为单传,从十四世祖开始了诸冯刘氏的扩张繁衍,由于诸冯刘氏支脉也比较繁多在此以与笔者有直接关系的一支为例说明。

 

四、诸冯刘氏的宗族特征及探析意义

 

    从总体上说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刘姓宗族名人辈出,要是一一列举需要洋洋洒洒几千字。这些是刘氏的共同特征,此外刘氏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字行辈份。汉族人的名字讲究排行字辈,族人入谱,有亲疏长幼之别,为表明代系,方便记忆,同族同辈兄弟采用同一个字或同一个偏旁,这种做法称排行或排字辈。

 

    刘姓家族有其排列有序的字行排辈,刘祥澎所修《刘氏族谱》载有清代江苏刘姓一支辈份字行为“祥瑞肇英贤,明良继仁孝”。清光绪年间刘一诚所修《刘氏宗谱》载有彭城(今徐州)刘姓仲盛公一支辈份为:“寿福永彦仲,伯仁义尚若”。从诸冯刘氏的世代世系表中不难看出诸冯刘氏字辈是按五行来循环的。上表中十八世到二十二世比较明确标记出诸冯刘氏的辈份为金木水火土。即以五行相生序列字排辈。我国古代的五行生克说认为,水火木金土是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孔子家语·五常》云:“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代育已成万物。”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即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是指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隋萧吉《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为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火克金,金克木”亦称五行相胜。

 

    诸冯刘氏在最近的续谱工作中决定将原来“金木水火土”改为”金水木火土”,这足以看出诸冯刘氏从伊始至今就颇望代代不息,数代后得以发家致富。而诸冯刘氏要更改排辈的顺序说明刘氏族人已意识到相生相克之理,以金水木土轮换前谱仍之,以示刘氏的广大。用于排辈份的字大都由各种被认为是吉祥庆颂的字眼组成,常常本身就是一首含义深刻的诗。比如“幸福寿长,仁义礼智等”排的字辈使用完后,再有族人从始字接续下去。在最近的这次续谱中分别将金水木火土匹配上固定的汉字。金对应铸,铸造,铸成,制成,作为排辈之始,即五服之首;水对应润,使有光彩,作为第二代有开始作为之意;木对应松,从木如长松,祥松,作为五服中间一代有承上启下之意,松树是一种强有生命力的植物,在严寒之下依然绿色犹存;火对应炫,强烈的光线晃人的眼睛,表示这代已有了不小的成就,一直是视线中最亮的地方;土对应圣,是最崇高的已经达到鼎盛,五代一循环以此渊源流传。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家谱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不屑一顾。《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家谱”是这样解释的:“家谱是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辞海》也持这种观点:家谱是旧社会剥削阶级记载其一姓氏世系及显赫人物的谱籍。目的在于炫耀门第,维护反动的族权统治。笔者认为,这些立论未免过于武断。

 

    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和现状的反应,不一定是封建家族和剥削阶级独有。有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以口耳相传形式延续下来的谱系,不一定有什么政治目的,只能说这是人类尊重祖先的一种自然美德。国有国史,这是客观存在的推翻不了的事实。清八邵晋涵说:“则家之有谱,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梁启超在《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十五中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事业也。”一部完整的家谱,不仅仅是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有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记载由本家族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和一定时期本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撰写和研究家谱,其目的不外乎有三:一是为了了解自己的祖先,找到本家族的历史渊源;二是通过研读家谱了解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东西;三是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来进行研究。

 

    由此看来,家族的定义似乎可以这样,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一个家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载籍。

 

    诸冯刘氏家谱从人口迁徙与文化传播的关系阐述了研究姓氏源流,迁徙,分布,兴衰的重要意义,若能把自春秋战国以来,刘氏迁徙,分合,兴衰的历史与文化传播升降的关系理出个头绪来,那亦将是历史研究的一大伟绩。在我国历史上少数众多,历史悠久的刘氏,对于华夏文明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迁徙中人口众多的刘氏家族自然不会很少。搞清楚各地区刘氏家族迁入迁出,定居分布,兴衰变化对于研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对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寻根访祖都是大有帮助的。

 

结语

 

    家谱是传统文化源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能充分收集,利用,对抢救,整理地方文化定会得到有益的补充。家族有其重要价值,研究它,可以使我们理解古代各族人民的所恨和所爱。窥视各族人民思想意识的存在和发展的根由,对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家谱也有不足和不健康的东西。有些是后人追记祖先的事迹而有些家族为了提高本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过多的熏染,夸大本族的历史和人物,对祖先有一种颂扬狭隘心里,这就难免出现许多错误。

 

    因此,在使用家谱时,必须采取分析研究的态度,像对待其它史料一样,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的原则,对家族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科学的取舍,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

 

参考文献:

 

    [1] 朱洪斌.中华五百姓氏源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 新百家姓排序[J].《人民日报》2006111.

 

    [3] 佚名.刘姓宗祠九言以上通用联[A].潍坊:潍坊新闻出版局,19895.

 

    [4] [] 班固.汉书·平帝纪卷19[A].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刘丕基.诸冯刘氏族谱·叙文[A]. 1984年影印本.

 

    [6] 诸冯刘氏族谱[A].1984年影印本.

 

    [7] 喻几凡.喻姓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12.

 

    [8] 武新立.谱牒学研究[A].第四辑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 聂立申、崔耕虎.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学[M].济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10] 张其凤.刘墉研究丛稿[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11] 诸城市政协学宣委员会.诸城文史集萃[J].潍坊:潍坊新闻出版局,2001.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