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9-05白氏族谱经历千年九修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白氏族谱下卷封面

    《白氏族谱》上、下两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后裔修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白氏家刻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于天津市,今存于国内某收藏家处。此谱分装两册,上册400页,下册476页,通高45.6厘米、宽35厘米,版框半页纵36厘米、宽27厘米;封面红笺纸楷书题“白氏族谱”四字,扉页楷体二行竖印“南阳白氏续修族谱”八字,其上部右起横排小字一排:“光绪十六年庚寅季冬月重修”;内文中缝为花口,单鱼尾,上端印楷书“白氏重修族谱”六字;木版镌刻,字结体长方,风格近于明代书板形式,半页十四行,满行二十八字。此书前后及中间数处,钤有“崇本堂钤印”朱文九叠篆长方形印迹。

 

  这部谱书历经九次修纂,容括宏泛,除上起唐末下迄晚清的《宗谱总图》外,还包括序文、跋文、记文、碑铭、诗文、寿序、家训家规、谱例、寿诗、象赞、芷铭、钟铭、节妇叙、题赠、业记、往事录等各类文体的文字五十余则,涉及北宋、南宋、元、明、清的作者六十余人。作者中除一些当时的巨卿显宦外,黄庭坚、胡铨、杨邦义、周必大、文天祥、虞集、余学夔、胡定等翰苑英才、辞坛巨擘,都在白乐天后人的这部谱书中留下了自己的文字。

文天祥序言

   这部《白氏族谱》是在北宋中期、北宋末年、南宋后期、元代中期、明正统七年、明嘉靖八年、明万历四十五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八次撰修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的,基本保留了历修诸谱中的内容,是完整纪录太原白氏一族时经千年、历朝五代、传世五十余世的“编年史”,不仅在中国的谱牒学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阀阅巨族及至中国历史的研究,都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这煌煌两巨册《白氏族谱》,是目前发现的存世各类白居易后裔族谱中,内容最丰富、纂辑时限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种,可谓硕果仅存,弥足珍贵。

 

  家族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方之有志。修宗谱而使昭穆有序、绍继前人之志,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传统。特别是从隋唐以降,贵世族,重阀阅,续牒修谱大兴,因此大量的谱书,作为保存历史信息的一种特殊文献,主要以家族传承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不过,目前存世的多为一般性家谱,所记述的大多为世系、配偶或官阀、子孙等一家一族之事,往往有如账簿,其文献意义有限。

白氏宗谱总图

    而此《白氏族谱》,所叙白氏一族,为南阳世家、太原望族、江右名门,可谓源远流长,可考者,便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数代,诗礼传家,科第相望,如北齐白建、唐代白居易、五代白文珂、宋代白时中、元代白祥可等,或为名宦重臣,辅弼社稷,或为翰苑英才,辉映文坛,故此白氏族谱,虽为一氏一族之史,但所记所述,与国史可相辅证者犹多,其足昭信史之处,自不待言。

 

  据新发现的《白氏族谱》所载,自白居易之孙白仁哲(讳炅)始迄清末千余年间,计五十余代子孙,昭穆次序,井然不紊,为深入研究白居易后嗣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具有重大文物发现的意义。

 

  此谱述白居易后嗣谱序,上溯于白炅(字仁哲,以字行),因仁哲于唐末谪为吉州别驾,徙居于吉州之治所后曰平原。史载仁哲名炅,白居易之孙,鄱阳人,官至太子少保,礼部侍郎,因朱梁作乱使太子播迁,而仁哲被谪为吉州别驾,遂买居城北平原里,遂为吉州人。按吉州,古代州、路名,隋文帝开皇十年(590)置。唐代治所在庐陵(今吉安市),辖境相当于现在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一带。又仁哲所居吉州清溪一带,三国时吴曾置西昌县,隋时改为泰和县,白氏仁哲一宗迁居时,沿俗称仍为“西昌”,故其后裔以西昌为郡望。而“南阳”则为居易先世所居,太原则系居易之祖籍。

 

  据这部族谱所记,居易之后的白氏一族,在后来的千年数代中,除在蒙元一朝的近百年内一度衰落外,在五代、两宋及明、清间,均为阀阅大族,人才辈出。其中如白文珂、白时中、白受采、白朝辅等,或功高爵显,或位尊权重,或学养深厚,均为一时俊彦。

 

  关于白居易先祖和后裔世系的记载,此前已见载籍,如乐天自撰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旧唐书·白居易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白氏表》等。可惜这些文献不仅互有异同,且沿唐代《世谱》及受氏族门第观念之影响,矛盾、舛误甚多,宋人陈振孙、明清人顾炎武及现代陈寅恪、岑仲勉诸氏,均已质疑辨非,指出其误。可喜的是,这部《白氏族谱》“隐身百年”,复惊现于世,是可与以前所见的一些谱系文献对照、勘误,其补正历史的价值,不言而喻。

 

  新见的此种《白氏族谱》,是九次续修的结果,而其首创大约在北宋中期。

 

  第一次续修,应在北宋末年徽宗时期,由时中曾孙炎振主其事。此次续修时收录的黄庭坚《白氏族谱亭引》及胡铨、杨邦义、周必大等名公贵人的序跋,后来历经七修,仍保留在今天所见的《白氏族谱》中。

 

  第二次续修在南宋后期;第三次续修于元代后期文宗时期(1328-1332),元代著名文学家、时任“奎章阁侍书。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经筵官虞集”为之作序。此谱题名为《白氏家谱》。

 

  距第三次续修一百一十年后,明正统七年(1442),由白氏裔孙白甫进、白甫佐在旧谱基础上,“披阅穷年,略知本末,于凡诸公文字,有缺略不可解者,亦尝旁识左右,期与公遍求各房写本,以质正其讹”,荏苒岁华,方增修刊毕。此次续修,明代中期著名的文人余学夔为之作序。

 

  《白氏族谱》的第五次续修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时去前次修谱一百二十余年。

 

  察有明一代,白氏计修谱三次,最后一次在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距上次增修仅仅五十二年。

 

  自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二百七十多年中,《白氏族谱》又续了两次。一次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最后一次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

 

  这部千年九修、踵事增华的《白氏族谱》虽为刊刻本,但其规模宏大,卷帙浩繁,而且校勘详确,装帧精良,置之今天传世的众多家谱中,无疑为难得一见之杰构!

 

  这部历经九次续修的《白氏族谱》,不仅记叙了自唐末至清末千年间,西昌白氏一族的世系源流,而且在其辑录的历代序跋中,保留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公巨卿的相关文字,其中有些文字,不见于作者传世的文集中,赖兹谱书所载流传于世,因而具有拾佚补缺的意义。如宋代黄庭坚、杨邦义、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元代虞集,明代余学夔,清代胡定等,皆可称一代闻人、文章大家,均有序跋文章载于该谱。

 

  通观为白氏族谱撰写序跋的历代作者,多为一时之显宦、名贤,他们中的大多数,或与白氏一族有同乡之谊、通家之好,或与白氏族人系姻亲世交,或为白氏郡望贯里的地方官员。他们的文章,虽有少数属应酬文字,不免溢美之辞或浮泛之言,但如上文所列诸公之文,多为情切言精、义理深刻之作,因而使得这部千年九修的家族之史书,在谱牒学研究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一种拾遗补缺、集金萃玉的文献价值。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