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13根据家谱重新解读先秦中山国历史

来源: 新浪 作者:易富贤

    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了战国中山国王陵。其中舋王方壶有铭文:“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史记》等载中山有武公和桓公。从铭文看,舋王的祖为桓,父为成。李学勤等学者据铭文认为中山王世系为“文---成”。

 

    我不认同这一看法。“皇祖”只能指周天子或同级人,且铭文应该记载远祖、近祖各两代。比如《国语》记载,卫庄公祷曰:“敢昭告于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昭考灵公”,前两位是周文王以及卫国始祖康叔(文王的儿子,由于只是诸侯,就不能称“皇祖”了),后两位是卫庄公的祖襄公、父灵公。《左传》也记载卫庄公的祷文,还提到另两处“皇祖”:“楚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史记》只记载一处“皇祖”:昆吾。奚仲和昆吾配称“皇祖”,是因为他们与周文王先祖后稷是同等伟大的人物:“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吕氏春秋》)。而中山武公根本没有资格称“皇祖”。

 

    中山国(鲜虞)历史悠久,公元前774年“鲜虞”就已出现在《国语》,公元前661年“中山”已经出现在《吕氏春秋》。舋王壶制作于公元前314年,中山已经有几十代国王了。而武公是公元前414年继位,根本不可能是第二代国王,因此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铭文上。

 

    因此,我推测铭文的“文、武”是指周文王、周武王,也就说中山国王族是周武王的后裔。

 

    有人说战国中山是公元前406年魏国灭中山之后的魏封中山。但是《史记》等明确记载公元前378年前“中山复国”。并且如果是魏封中山,魏国的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那么中山铭文应该是“皇祖文王、x祖毕公”。

 

    汉代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中山武公,周桓公之子”。周国始祖周文公是周文王第四子。如果武公真是周桓公之子,那么中山铭文应是“皇祖文王、x祖文公”。

 

    长期以来,将白狄中山(鲜虞)视为游牧少数民族。但是李学勤等学者根据中山王陵的文物发现中山没有“胡服骑射”的痕迹,而是比齐国更浓烈的儒家文化;中山王是以“周室制度的卫道士的面目出现”。

 

    其实战国的《世本》和汉代的《潜夫论》均称鲜虞为姬姓,《潜夫论》称“姮(姬)姓白狄,此皆大吉之姓”。

 

    周朝邦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史记》等载中山国的属国肥国、鼓国的国君为“子”;而侯国晋国的属国赵、韩、魏在春秋后期才晋升为“子”。中山王陵出土的钺上有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兹军斧,以敬厥众”。说明中山国是周天子分封的侯国,为天子讨逆。

 

    从重耳奔狄的路线路可看出中山国的疆域:他从山西永济出奔,往西到渭河之滨的雍地,往北、往东到卫国、齐国。中山国包括山西、陕西接壤的山区,太原周边山区和大部分易水流域。赵国灭中山后,也将中山尚王逐归雍地肤施。

 

    考古发现是与易氏家谱非常吻合。全国易氏都说是源自姬姓,周朝以易水为氏,祖居太原。古文“狄”、“易”不分,无论是 “以地为氏”,还是“以族为氏”,易氏来自中山都有道理。江西多地族谱称易氏始祖是周朝的“南仲”(根据《诗经》,“南仲”是官名,为周王室的三公),为天子征战,“世传易水,因赐姓”;与中山侯钺铭文一致。战国后期先祖尚公与末代中山王尚公同名、同期。湖南族谱载战国食采易水的恺公曾到魏国为上大夫;而《史记》等也载中山君到魏国为相。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