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08古家谱中的“理财经”

来源: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

  在水东村,当年近60的王步恩把十来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古老家谱捧出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面对这些黝黑、厚重,散发出浓郁墨香的古老谱牒,我不禁肃然起敬。

 

  客家村落族谱光耀史册

 

  水东村,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东田镇境内,位于潇水河边,是江华由平地进入瑶山的第一关口,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说起村庄的历史,一路沿袭掌管着王氏族谱的王步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听说我们村是从福建、广东迁过来的,具体什么时候来的,我也搞不清。他指着面前的家谱笑着说,要真正搞清楚,可能还要问问它们。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沐手之后,我选中一本民国三年重刻、康邑家文明堂梓行的《浈昌太原王氏七修族谱》仔细翻阅。这是一本集中了大宋景定元年(1260)初修到乾隆四十四年三修族谱精华的谱本,从中大致了解到王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以及村庄的简略历史。这本家谱,收录了文天祥所作的序和苏东坡所作的《三槐堂铭》,因出自大家手笔,文采自然不同凡响。在文天祥所撰的序文中,有王氏族人王安石病危,“帝手调汤药问疾”于榻前、举推寇准为相的掌故。族谱所存的王氏历代源流官宦图谱中,从周太子晋封郡太原奉王为姓以来,一路有秦代大将王翦,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宋时代王昌龄、王安石等诸多历史名人,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史册。

 

  族谱家训倡导节俭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水东王氏族谱也不例外。族谱中存录有《上谕十六条》,可看作当时朝廷颁布的“公民道德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族宗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弥盗贼,解怨忿以全身命。”族谱还存录有《家约十六条》:“输国税,守法度,存天理,修身家,立教养,务勤俭,息讼对,同和气,积阴德,谨丧祭,崇公堂,当差徭,严内训,明王伦,扬善能,惩恶凶。”《上谕十六条》“每条缀以四字俗解十二句,使人易晓”,《家约十六条》每条也有明确的警示内容,这些家规族训,无一不体现了当时所倡导的的“明理向善”、“修身齐家”、“耕读传家”的思想,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今仍散发出家国精神与文化道德的馨香。而其中的“重农桑”、“务节俭”等条律,堪称当时的“理财经”。

 

  《上谕十六条》中“重农桑以足衣食”一条是这样说的:“人生在世,吃饭穿衣,游手好闲,难免寒饥;务农收稻,栽桑纺织,男女勤俭,早起睡迟;自然之利,有益无亏,家家饱暖,终岁嬉嬉。”,“尚节俭以惜财用”一条则说:“钱财养命,要用要剩,量入为出,安分为正,奢侈日消,嫖赌立磬,一去不来,恐难再挣,极寒迫身,望难就应,惟尚节俭,是个把柄。”语句晓畅明白,朗朗上口。在《家约十六条》中,也有“务节俭”的劝诫:“财者,家之用,不勤则无以开其源,不俭则无以节其流。勤俭为治家之本,斯言得焉。人一勤则天下无难事,其功名富贵无不自勤中来也;一俭胜于求人,其布菽粟米未尝不是俭中事也。士勤则事业成,农勤则衣食足,工勤则艺业精,商勤则财利富。男子各务生理,妇人各务纺织,如此未有不成家也,其懒惰奢侈不破家者未之信也,有如此族孙不勤而好侈惰,族长惩之。”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岁月传承的家世档案。走过水东古村深深庭院,翻检这一页页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历史印痕,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盛荣耀和创业发展的劳苦艰辛,更看到了人类所趟过的这条岁月长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