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英九其人
在大陆,以前知道马英九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而在宝岛台湾,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政治明星,是国民党中生代代表人物。
马英九,祖籍湖南湘潭县天马乡(现为白石乡马家堰)寺门前小镇。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翌年,襁褓中的“小马哥”被父母带往台湾。在台湾读完小学、中学,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74年赴美求学,先后取得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曾任《波士顿通讯》主编及主笔,美国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纽约华尔街柯尔迪兹事务所实习律师和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研究顾问。1981年9月,出任台湾“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此后,平步青云,历任“总统府”蒋经国的英文秘书,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大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法务部”部长。在任期间,敬以治事,勤于职守,推动肃贪、查贿选、扫黑、狱政改革。有媒体说,马英九是政治竞技场中的谦谦君子,始终与财色划清界线,对兼任“国大代表”的薪俸,都委托“中央信托局”专款处理,定期捐助团体,以遵守“不领双薪”的规定。1998年12月,与陈水扁在竞选台北市市长中胜出,2002年以高票连任至今,着力把台北建成现代化而温馨的城市。1988年7月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1993年8月又以高票当选,名列第六。2003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从2005年4月开始,与王金平同台竞选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在7月16日选举中,获得375056张选票,得票率72.36%,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获胜的马英九表示,他当选后的目标,是为国民党创造有利条件,让国民党成为正派、清廉、改革、有竞争力的政党,2008年重新赢得执政权。马英九不但有政治家的胆识和魄力,且风流倜傥,才华横溢。1986年在全台党政青年官员的考试中,获特等甲级,“普通行政人员”第一名。1990年,台湾《时报周刊》社搞台湾最英俊的政治人物票选,马英九以286票遥遥领先,第二名才67票。1989年情人节前夕,台湾中视公司开展过一次台湾小姐选梦中情人的活动,600名小姐参加,有526位佳丽选“小马哥”为梦中情人。台湾TVBS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台湾十大政治人物当中,马英九声望最高,以60%满意度夺得第一。“行政院长”谢长亭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分别居第二、第三。陈水扁和宋楚瑜声望双双下滑,分别排在第八、第九位。在台湾政坛上,马英九与陈水扁是一对“生死冤家”。陈水扁不顾民族大义,歇斯底里地推行“台独”政策,妄图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割裂出去,马英九则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两岸和平。在许多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问题,他们的意见往往相左,以致在一些会议上唇枪舌战,针锋相对。笔者曾在台湾电视上亲眼目睹过好几次热闹而又滑稽的场面。阿扁虽贵为“总统”,其才气远不如马英九,无论是辩才、口才、文才,还是人才,阿扁都大逊风骚。阿扁对竞选台北市市长败北一事,耿耿于怀,常常在一些场合不无讥讽地说:马英九是市长,我现在是“总统”,市长还是在总统领导之下么。一副活脱脱的政治流氓相。
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女士,1974年在马英九小妹的“精心安排”下,与马英九一起到美国纽约大学深造,1977年8月在美国举行婚礼。婚后为了马英九继续攻读哈佛法学博士,周美青放弃学业,到餐馆端盘子,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清苦的留学生活。这样的环境下,夫妻建立起外人难以想像的深厚感情。回台湾后,马英九仕途坦荡,而周美青却行事极为低调,说话简单、率真、毫不客套修饰,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他们有两个女儿:马唯中、马元中,都有乃父之风。台湾媒体形容他们一家四口是“小马哥长得帅,马嫂个性生得酷,而两个女儿长得俏”。
二、湖田马氏族谱
湖田马氏族谱是马英九的家谱,始修于清康熙六十年二月,续修于嘉庆十八年二月,三修于咸丰十一年,四修于光绪二十六年,五修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目前已知存世的有公藏二至五修的残本,私藏的有一套完整的《中湘湖田马氏五修族谱》(五十五卷)。所谓“中湘”,即湘潭县。湖南有“上湘乡 ,中湘潭,下湘阴”之称。五修谱《卷一》的《先代源流引》曰:马氏鼻祖文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起家茂陵,卒葬凤翔之扶风。其长子廖特简卫尉,次子防进卫车骑。防之子季长,历官忤梁冀免官。自是子孙宦辙所至,各以其地世其家。湖田马氏,自唐显庆以后,累有由茂陵官吉州路者,遂留居永新城东之木塘。递传至仔仪公,值宋元之际,由木塘徙新邑六都西山下。四传至成中,号晚益,元至正壬寅(1362),遭陈友谅乱,挈家迁衡州(今衡阳)之安仁。明洪武元年(1368),抵长沙,投武指挥下,领后所四百户住城南外大 铺,后进授校尉,卒于军。其子光佑荫父职。永乐八年(1410)应屯田之诏,奉其母及妻、子,从长沙溯流而上,泊石州岸,由港口进,见杨溪埠及湖田一带,山环水抱,遂卜筑于斯。是谱尊迁湘始祖马成中为一派祖,迁湖田祖马光佑为二派祖。光佑生彦祯、彦祥。祥生惟敬。敬生添诚,诚生九子,惟良之支派独盛于潭邑。良生宪、金、恩、松、乔、权,为老六房,乔与权血食俱馁,惟四大房云 相传,瓜瓞绵绵。马英九是宪房二十二派裔孙。其曾祖父马遵垣,收养其堂兄马遵照之长子马大基为承祧子。祖父马大基,字介藩,号立安,以号行世。元配刘氏,生人初,出继给堂弟马大坚(实为胞弟)为嗣,初之后人散居大陆;续娶向氏,生人松、人积,均在台湾,生女云英,适湘潭刘家,有子刘肇礼,任政协湘潭县副主席,在县城易俗河镇挂牌行医。立安公幼失怙恃,12岁就在寺门前镇上一家自家娘舅办的小锅厂学徒。十多年后接手自办,增大投入,扩充规模,除生产炊具和耕具外,并经营粮食加工和运销。逐渐成为全乡首富,扬名湘潭、衡山一带。晚年信奉道教,热心公益,修桥铺路,为乡民排难解纷。出资兴办学堂,劝人读书行善,曾亲撰一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在美国出版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的第一页上即标明:“以此纪念我的祖父,并献给我的父母,他们教给我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一家训。”还将“家训”印成个人书签,制成牌匾高高地悬挂在办公室内,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保持修身扬善的美德。祖母向太夫人,30岁守寡,含辛茹苦地抚育子女成长,还帮助鹤凌先生夫妇培育英九姊弟。83岁时在台北寿终内寝。
三、马鹤凌
马鹤凌,派名人松,字树生,以号鹤凌名世,即马英九的父亲。民国九年(1920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湘潭县天马乡(今白石乡马家堰)寺门前小镇,与衡山县(今衡东县)一江之隔。7岁时,父亲去世,一门孤寡,避难寄居衡山县城内,在衡山读完小学、中学。常书写“衡山马鹤凌”,因而一些书刊上说马英九祖籍衡山,大概由此而来。20世纪40年代中期毕业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后投笔从戎,在青年军中做政治工作,1951年去台湾,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休后,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多次回大陆探亲访友,游览观光,对大陆的巨大变化倍感高兴。他在2002年元旦撰写《华协颂.壬午元旦放歌并跋》:“奔号海内外,呼吁我华人。立心而立命,继绝以开平。两岸星港澳,合建中华盟。超越北欧式,互惠更精诚。开发大西北,振兴蒙藏新。彰显不称霸,一念在行仁。协和欧美澳,扶植弱小群。怀柔以劝善,四海皆弟兄。共创大同世,从此无战争。和平以建设,永远共生荣。10年来,余以有病之身,奔号海内外,筹开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八届,筹组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及全球12重要地区总会,弘扬开创华人和平建设世纪理想。今春,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中共继柏林、东京之后,举行全球反独促统大会,因会长曾参加我世华大会,认同大会主张,乃以‘中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为主题,而邀前美统、澳洲总理及余参加。余以〈通往中华一统、世界大同之路〉一文应之,华协有此成果,令人兴奋,缀此以瞩同仁。”作者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鹤凌先生不仅时刻关注“中华一统”,也关心家乡湖南。早在1989年,台湾艺人凌峰从大陆带去其妹马云英一家生活的录像带,他在一段时间看了37次,“乍观录影七情煎”、“老泪纵横感万千”,是何等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啊!1994年,湖南遭遇严重水灾,他获悉后,即召集至亲好友,捐资新台币一百万元,同时捐款一万美元,在母校湖南岳云中学设立“一南体育奖学金”。“一南”,即杨一南,湖南著名的体育教练,长期在岳云中学教体育。马鹤凌求学岳云时,受到杨老师的特别关照。鹤凌先生不忘师恩,捐资以老师名义设奖学金,既怀念先师,更激励后学。
鹤凌先生的夫人秦厚修女士,湖南宁乡人,温文贤淑,伉俪情深。生男英九,生女以男、乃西、冰如、莉君,英九为老四。之所以取名“英九”,“英”是辈份字。湘潭湖田马氏从第十四派起的班行派语是“世士尚志,学遵大人,英才继起,克佐天廷,......”。鹤凌先生二十一派,人字辈,马英九二十二派,英字辈。至于以”九“命名,是希望其子以“九思”立身: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身体健康如“九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马英九不负众望,英气凛凛,荦然卓立台湾政坛。厚修老夫人1932年毕业于长沙周南中学初中23班,现在是周南中学台湾校友会会长,负责周南中学在台湾的近百名校友的联络工作。前不久,周南中学校友会主席陈立伦收到秦厚修老人寄来的信和捐款,信中写道:“立伦学长主席,收到来信得知母校的进步及新校舍筹建情形,非常欣慰和感恩,2005年百年大庆将延至十月举行,请告之确切日期,以便转知欲返湘庆祝的校友们,早为之准备。”而自己虽很想回母校参加庆典,但“因迈入八十以上高龄需人陪伴,而子女们工作都忙碌,势难如愿。”
四、马璧、马光亚
在马英九的家族世系中,当代的还有两位应该一提的人物,他们就是英九先生的族祖马璧及其胞弟马光亚。
马璧,1912年2月生于湘潭县马家堰火腊冲(今茶恩寺镇双阳村),派名大炎,字光奎,号默庐。年轻时在家乡多家小学任教,并开始研究三民主义学说。在此期间加入国民党,后任过国防部新闻局专员。1951年经香港去台。先后任过几所大学的教授、政工干校系主任、“国父遗教研究会”总干事。长期致力于三民主义的研究,出版有《三民主义政治学》、《中国国民党党史》等多种著作。1981年回北京定居后,受聘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全国人大第六届常委,民革中央常委。他关心家乡农业生产,经他反映情况,筹集资金三十万元,修建茶恩乡排渍工程。1985年10月9日病逝于长沙。其弟马光亚,自幼爱好文学及书画,少年时在外祖父门下攻读医药书籍,24岁即在乡村悬壶济世。1951年旅居台湾,又拜台湾中医界领袖覃勤为师,一年后独自开业应诊。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中医理论,总结临床经验,终成台湾中医界大家,1982年被聘为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副院长。1992年退休后专事著述,撰写有《温病学》、《台北临床三十年》、《中医内科学》等多种医药学著作。马璧昆仲都在本乡道教组织“同善社”主办的国学专修馆进修过,而国学专修馆是马鹤凌的父亲立安公捐资襄办的。马璧的岳父还是马鹤凌家的佃户胡二爷。在台湾时,几家时相过从,共话宗亲之情。
五、寄 语
早已过“知天命”的英九先生,对长江、黄河、北京、长沙、湘潭,都只是书本上的地理知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脚步从未跨过罗浮桥,更不必说到湘潭县白石乡马家堰访亲祭祖,这是时代的不幸,个人的悲哀。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长沙话,那是“妈妈教我讲的话”(英九语)。这些年,长沙面貌日新月异,湘潭正在飞速发展,即使在湘潭县乡下,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欢迎英九先生能在不久的将来回来看看,乡亲们将会用最亲情的方式欢迎远方归来的游子,“少小无家老大回,乡音未解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喜闻客从台湾来。”(翻用唐贺知章诗)喝一口湘江水,剪一片故乡云,捧一 祖坟上的土,“尚诚”、“尚拙”,大胆往前走。不仅要为台岛的繁荣鞠躬尽瘁,更要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两岸炎黄子孙的福祉而不遗余力,与世俱进,继往开来。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