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04族根文化与家谱

来源:山东中华家谱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 作者:杨宗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自这一决定公布以来,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从事的中华家谱学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其文化定位、文化范畴是什么?经过这几个月的思考,我认为家谱文化就是族根文化,属于民族之根、文化之本的文化。族根文化是家谱学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范畴,而中华家谱是族根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本根文化。

 

一、人生轨迹在家谱中找到确切定位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这三个问题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人生关切。人生是什么?人生,人生,首要的是人生的源头,即人是怎么生出来的;其次才是人的一生历程,譬如人生的价值、贡献、意义等人生轨迹;最后才是人生的归宿。对于“人生三问”的回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但若给出一个普遍的、共性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则非家和家谱莫属。

 

    “我是谁?”可以在家谱中找到准确定位,我是父之子、子之父、祖之孙、孙之祖、兄之弟、弟之兄……这是一个普遍的、共性的、统一的确切答案,长幼、尊卑、亲疏等伦理关系,人人都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从哪儿来?”人由父母所生,是从父母所组成的家中所出,这就是人生的源头。“我到哪儿去?”人生的最终归宿在哪儿?我认为不是骨灰盒,不是坟墓,而是家谱。家谱、族谱是一个个家族的生命史,它记载着人的姓名、生卒、婚嫁、世次、辈分、长幼、学历、官职、事迹、迁徙、承传等内容,所以到谱中去,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从以上对人生三问的回答可以看出,这既是一个人生命题,又是一个伦理命题;既是一个现实命题,又是一个历史命题:既是一个社会命题,又是一个哲学命题。其答案都离不开家。

 

二、家与国的内涵、相互关系及社会历史定位

 

1、什么是家?家在哪儿?

 

    我在编著《中华家谱学》一书时,只给家谱、家谱学两个概念下了定义,并没有解释家的内涵。一件亲身经历的小事,使我对家的定义产生了兴趣。2010年秋,我三岁半的小孙女欣欣上幼儿园。有一天,我接她回来后想让她在院里的小花园玩,她哭着闹着要回家。到了家里,她这屋里看看,那屋里瞧瞧,又哭着闹着要出去。我说:“这不是回家了吗?怎么还闹!”她大声反驳道:“不,妈妈才是家!”三岁半儿童对家的理解和认知,令我这个从事家文化和家谱文化研究的爷爷茅塞顿开。“妈妈才是家”,这不就是家的内涵和本质吗?蒙昧儿童对家的理解是返璞归真,恰如其分。作为“家”概念的定义虽不周延,但揭示内涵却很到位。我查了字典、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关于家的定义,只有指处所、指方位及例举的“家庭”“家族”等词条。

 

    从“家”作为字的构成来看,家由“豕”、秃宝盖和“、”(点)组成。“豕”是指猪等动物,秃宝盖表示房子,“、”表示房子上的烟囱,整个“家”字表示,房子里有温暖、生机和活力,是栖息之所。如果去掉“、”,则是“冢”,是埋葬死人的坟墓。家的基本单位是“户”,同理,户去掉“、”是“尸”,也没有生命力了。与家相关的字,也有相同的意涵。譬如“安”和“宁”字,表示家有女则安,家有丁才宁。如果一户家中没有女主人,“一双筷子夹骨头——三条光棍”,这个家不会安定。如果一户家中没有男丁,“三个女人一台戏”,“寡妇门前是非多”,也不会宁静。汉字是象形文字,其象形、指事、会意的属性,决定了每个汉字的特定意涵。这蕴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也为我们后人从字形结构上解释字意提供了可能。

 

    经过反复推敲,我认为家的定义应该是:家是由配偶及直系血亲所构成,具有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的群体。人的直系血亲只有两代,即父母和子女。家不是封闭的、僵化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变化的、世代流转的。人在幼年时与父母、兄弟姐妹组成了家,长大后成家立业又组成了自己的家。女同志除有娘家、婆家,还有自己的家、儿女的家。除具有开放性外,家还具有延续性。没有父母组成的家,就不会有我们的家,没有我们自己的家,就不会有子女的家。家就是这样持续不断、上承下传的。因此,家的本质功能就是承传。家的定义、开放性和延续性两大特性及上承下传的本质功能,共同构成了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家是什么?诗人说:“家是窗前最香的一朵花,家是桌上最甜的一杯茶,家是心中最美的一首歌,家是梦里最靓的一片霞。家是妻子诱人的饭菜香,家是儿女撒娇的俏皮话;家是父母温馨的口头禅,家是小康送来的幸福画。啊,家是爱心的氧吧,你我的话匣,家是亲情的交融,永远的牵挂。”我们说,家就是父母、配偶和子女,家就是血缘近亲和亲情,家就是牵挂、义务和责任。家在哪儿?家不是宿舍、房子和院落,父母、配偶和子女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2、国的形成与意涵:

 

    国字的繁体是“國”,从其构成看,其中的小“口”表示家,“—”表示土地,“戈”表示军队和国家政权,“囗”表示主权领土的范围,即国。国的概念古代与现代不同,商代之前与周代也有区别。商代以前,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即称之为国,是方国。国的范围小,家的户数少,那时有万国之众。周代实行分封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国的范围扩大,家的户数增多。后来把“国家”作为国的统称,家的意涵逐渐淡化。国不再是以血缘为基础,而是按地域来划分的。

 

    与国相关的还有“祖国”、“社稷”等词。祖国:《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自己的国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于已经加入外国籍的华人、华裔来说,就不确切了。譬如,为欢迎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弹奏“我的祖国”协奏曲的钢琴家郎朗,他已经加入了美国籍,美国自然是他自己的国家,但是他的祖国绝对是中国,因为他的父亲、祖父是中国人。“祖国”,祖之国,应该是祖以上先人的国家。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在古代,社稷代表国家,指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构成机制,如里社、保甲、村镇等。古代,朝廷有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就是户部,是管千家万户,管民生的。在位的皇帝最关心江山社稷,其实是关心其国家政权的稳定性。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辞海》在“国家”词条中引用了列宁的一句话加以解释,“国家是阶级的统治机关。”这是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的论述,指国家的本质,但应该把“在阶级社会中”的前置限制句也一并引上。因为在阶级产生之前和消亡之后,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消失,但社会管理职能依然存在。

 

3、家与国的关系:

 

    家与国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二者相生相依,密不可分。为了能够比较形象的说明这种关系,我想用一个坐标系来表示。坐标的基点(原点)是一对夫妇,竖轴向上的部分依次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竖轴向下的部分依次是子及媳妇、孙及媳妇、曾孙及媳妇、玄孙及媳妇……;横轴向右的部分依次是兄弟及妻、从(堂)兄弟及妻、再从兄弟及妻、族兄弟及妻……,横轴向左的部分依次是姐妹及夫、从姐妹及夫、再从姐妹及夫、族姐妹及夫……,竖轴向上、向下的延伸是无始无终的,竖轴向右、向左的延伸是无穷无尽的。围绕基点,上至父母、下至子妇、左右至兄弟姐妹的血亲就是家的范畴,即小“口”。当然这个家也是传递流转的。围绕基点,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右至族兄弟就构成了一个大家族。竖轴、横轴极大延伸,包括了数亿、数千万家庭,就构成了国家,即大“囗”。当然国主要是按地域疆土来划分的。家与国的关系,就是小“口”和大“囗”的关系。

 

    我认为家与国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家是细胞,国是躯体,国由家构成,家为国本。为什么把家比作细胞?因为细胞具有生命力、繁衍力,与家的本质功能相同。把国比作躯体,彰显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国由家构成,是孙中山先生的论述,他曾指出:“四万万同胞,皆黄帝之子孙,其始均无所谓氏族者。自人民繁衍,而姓氏生;姓氏生,而家族之重见,由是家族以起。然此家族亦甚好,合无数之家,而即成为国家。”家为国本,是孟子的观点。“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其次,家是内核,国是屏障,家由国保卫,保家卫国。为什么把家比作内核?因为内核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与家的亲和力相同。为什么相距千里之遥的子女,任凭寒风刺骨,任凭车辆拥挤,春节都要千方百计的回家?为什么移居异国他乡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华裔,都要回归故里、寻根访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家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所致。今年29日《参考消息》报转载了《新西兰先驱报》的一项调查“新西兰华人依然心系中国”。文章指出,超过94%的华裔永久居民和半数以上拥有新西兰公民身份的华人说,他们的祖国而不是新西兰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27岁的华人彻丽••李(音)说,“家族关系”是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新西兰人的一个关键原因。她说:“我非常热爱新西兰,但中国仍然是我的家,那里有我的父母和亲戚。如果爆发战争……我不得不作出抉择的话,那么我仍然支持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第三,从产生过程看,先有家,后有国,国的本质职能消亡后,家仍然延续。这不难理解,因为人类还要发展延续。

 

三、家谱学的文化定位

 

    家谱是什么?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本族人物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集。简言之,家谱就是记载家的承传的典籍。中华家谱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中古时期,流行于明清时期,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与国史、方志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厦。

 

    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文化范畴和文化定位是什么?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讨论。通过以上关于家、家族、国家的坐标图表,我认为家谱学的文化定位有三方面:

 

    1、家谱文化是族根文化,是研究中华民族形成、繁衍之根源的文化。一家、一族、一姓,是祖根文化,百姓、千姓、万姓就是族根文化。加强对中华家谱学文化的研究,对维系民族感情,加深沟通交流,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反对“台独”和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谱可以联宗族、联古今、联万姓、联天下,使中华民族的“本根”意识和认同感,有谱可查,有谱为证,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当今世界华人华侨遍布全球各地,华裔人数更是难以数计,如果利用互联网,建立起“虚拟大中华”网络,实施虚拟制造、网上贸易、科技交流和远程教育,依靠血缘基础上的信任,调动起全民族的积极性,实现全球华人的一体化经济,国界疆土再不成为阻隔,汪洋大海再不成为障碍,从而建立起大中华经济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2、家谱文化是母本文化,是能够衍生其它学科、其它文化的文化。人类本身的延续和人本文化的承传是其他各科文化和各门类科学产生、发展、繁荣的基础。我曾与济南社科院吕荣斌研究员讨论过家谱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我认为社会学就是由家谱学衍生的,没有家谱学,就没有社会学,因为如果没有家,就不可能构成社会。再如历史学、伦理学、人口学、民俗学、孝文化等社科类文化,都与家谱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即使自然科学门类文化,也离不开世代承传的人去研究。

 

    3、家谱文化是实体文化,是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最贴近、最直接、最鲜活的文化。家谱文化研究现存的人与历史的人的承传关系。古代家谱记载古代人家的承传,现代家谱既要记载现代人家的承传,又要考究现代人与古代祖先的对接,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因此,家谱文化虽然遥远,但并不虚幻。家为国之本,谱为史志魂,此言非虚。请看一看二十五史,其实国史也是家谱,只不过是王侯将相和历史名人的家谱,不是平民百姓的家谱而已。“文革”时将家谱作为封建“四旧”来批判,作为糟粕来焚烧时,为什么不少人冒险收藏?因为他们深知那是他们的根。家谱学是人本文化、实体文化,是传承,是历史,是科学,从事家谱学研究,我们应该理直气壮,义无反顾。

 

    英国有一个专栏作家叫马丁•雅克,他写了一本书《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称雄世界时靠坚船利炮征服世界,上世纪至今“一超独霸”的美国靠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强大军事震慑世界,当崛起后的中国主导世界时靠什么?他的答案是,“假以时日,中国不会变得更西方化,而世界将变得更中国化。”我理解,崛起后的中国主导世界要靠悠久文明历史的文化,而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裔,就是中华文明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

 

    由此可见,我们所从事的家谱学文化研究,既是一项恢弘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意义深远、价值无限的善行义举,是一项功在当代、事关民族、遗善万年的大事业。它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学界朋友们,能够从事这样一番事业,我们能否意识到肩上的责任沉重,能否意识到我们所尽义务的光荣。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前途光明。会员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进,把中华家谱学研究推向深入!

 

    最后申明,此发言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