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三十年,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本文先回顾了家谱的历史演变,再论述当今家谱的修订情况,并探讨家谱现代价值,如:教育作用、学术价值、传承族群优良文化、凝聚血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新修的家谱跟旧谱相比,有继承、有批判、有创新。研究家谱的价值,并提出科学理论对其编修活动进行引导,使新谱编修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健康向前发展。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研究新兴族谱的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宏观角度把握这一文献的发展前景和文化意义。
1、家谱的起源流变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族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族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族谱。
上古时期的族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族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族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族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族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族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序跋):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谱论:谱论又称谱学论略、谱说,专门收录古代经典中有关家谱的论述及先贤有关谱论、谱说、谱议的篇章语录,主要是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释。其中以欧阳修、苏洵等谱学名家和朱熹、程颐、曾巩、张载等理学名家的语录最为常见。
(5)像赞(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6)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7)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8)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9)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0)仕宦录:仕宦录又称宦绩考、缙绅录等,内容是记载历代家族成员官宦名人的事迹,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主要侧重于传主的功勋业绩和学术见解等方面,与传记不尽相同。有的家谱还列有科第表,专门记载有功名的家族成员。
(11)族规、家训、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12)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3)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14)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5)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6)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7)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8)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寿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19)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2、现代家谱的修订
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编修家谱活动曾一度停止,大量的旧谱牒遭到破坏。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出现了重修家谱现象,很快蔓延至全国各省。
民间续修新谱蔚然成风。新修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现代家谱的修订过程中,许多家族抛弃成见,在共同的祖先面前同心协力,无私奉献,并成立谱牒文化研究会,其主要成员大都是社会知名人士,具体指导乡村的修谱工作。
新修的家谱中,在内容方面,人们改风易俗,革旧创新,摒弃了封建家族家长制思想,贯彻本族人人平等的思想,甚至女子也入本姓氏的谱,有特殊成就的还专门立传,介绍功绩,如在李氏家谱的世系表中说:“一先人有懿行可法者。则书于名次下,俾后子孙便于观览。一妇女有天性于常人或孝或节必书以名次下,以后代之仪型。”其谱中便记载了杨氏的贤惠与孝顺。有的谱中还专门记载成功人士的业绩,以传授经验之道;有的家谱还画出了本姓支脉在全国的分布图,方便族人寻宗问祖。
在形式方面,现代印刷技术在新谱中得到充分运用:有的装帧版式新颖,许多家谱图文并茂,附有彩图,横排印刷,方便阅读;有的改繁体字为简化字;有的改文言文为白话语体;有的改无标点为有标点;有的改皮纸为机制纸;有的改旧礼制为新应用文;有的 改旧族训为新族训;有的用宣纸竖排,在江苏常州所修的《黄氏宗谱》中全部采用铜版纸,所有人物介绍尽可能配发本人彩照,有三口之家,有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各具特色。
在动机方面,现代人的精神诉求感更为强烈,体现在为本族人立言以寄托情感。“立言”是中国人心中潜在的诉求(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可以立言的时候,往往就会显露出来。生活的安定、富裕,使人们在享受物质上的满足时,开始寻找更高层次——精神文化上的提升,在有修谱传统的地方,续修族谱很容易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是当下盛世修谱的具体体现。
在地位方面,家谱作为联系基层生活的纽带,其作用和意义日益显重。在家族概念淡化的今天。与家族相连的很多观念、行为规范也在转变,如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主要指族人间)、乡情等等。修谱是重新树立家族观、礼仪规范的最佳途径。
其次,家族、仪式在乡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在农村社会是松散的家庭混合体,很难组织集体活动,家族正可以“适时”地取代集体(村、乡)所承担的角色。而在家族中,除了修谱,没有别的什么行为能把全族人(包括海内外)都召集在一起。而且,修谱本身也许并非最重要的,围绕修谱而进行的各项活动仪式,却能给予全族人最大的乐趣。
另外,还有一个新现象产生,就是现代互联网科技在修谱中的使用。近十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不少协助人们寻根认祖和编纂电子族谱的网站,互联网特有的数据储存和超文本链接功能,使电子族谱的编纂过程与传统纸本族谱的编纂过程有一定的差异。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上的电子资源,对新族谱的修订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扩大宣传影响的机遇。
3、新兴家谱的现代价值
现代家谱,继承了传统家谱的历史和文化内容,通过详实的考证、梳理和专业的编撰,运作全新的表现形式,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去掉传统家谱中关于封建礼教方面的糟粕,保留其基本的传承形式和方法,并赋予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积极、向上的品德追求和人文精神。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搭建良好的家庭、事业、社会的关系。
现代家谱,以家庭的角度,为社会和后世保留一份客观、真实的历史资料;同时,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增添亲情、温馨的感情,将家庭中的各个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体现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尚;以家庭史料形式将家庭成员、家庭状况、社会变迁、事件保留、保存;并通过文献、照片、史实、材料等方式予以保存,使当代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手捧“家谱”,缅怀逝者的遗风、人生的经历,并以此成为新形式的“孝道”,让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风风雨雨、家庭成员的创业奋斗和人生感悟,并以无形的精神财富传递子孙儿女以其继承和发扬。
同时,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
﹝一﹞现代家谱的本位价值
3.1身份认同和联络情感的载体。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也是现代族谱继承的一点。
3.2 人口迁移史资料。每一种家谱一般都详细地记载了先辈在何时由何地迁到了何地,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该家族迁移的历史。对于一些自发的、小规模的、分散的移民,相关的家谱可能已是唯一的文字记载来源了。即使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官方安置的、集中的移民,正史和其他史料的记载也往往失之粗略,缺乏具体而详确的叙述,更没有定量分析。但如果能集中若干种有关同一次迁移的家谱,就有可能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在这类资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再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就会获得相当可靠的结果。可见,家谱不分古今,均有利于中国移民史的研究。
3.3 社会史研究资料。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文字载体——家谱无疑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家谱的资料,如经济方面,记录了该家族的集体田产数量、分布、收益以及该家族经济上的盛衰,有时还有具体的数字和契约文书;文化方面,记录了该家族的家庭教育、科举、人才、技艺以及有关的著作、诗文;制度方面,记录了该家族的组织系统、族规、婚丧礼仪制度、管理方法等;其具体、详细的程度是其它史料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的一些社会史、区域史、家族史研究,充分发掘了有关家族中的资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故而,家谱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3.4 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二﹞现代家谱的衍生价值
3.1 华夏儿女用以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复兴极其关键。而作为中华文化根系所在的中国家谱文化岂能被忽略?为此,一些有志之士作为中国寻根文化的爱好者,共同发起中国家谱文化复兴系列活动,准备联络海内外有关机构和人士启动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工程,举办中国家谱文化论坛,开展华人宗亲联谊活动,创办相关寻根文化网站,出版系列家谱文化丛书,与媒体合作开辟寻根文化专栏或专题,倡言海峡两岸炎黄子孙,举行同续谱系、合修家谱、齐盼统一、共谋发展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以黄氏族人一年一度举行的世界黄氏宗亲恳亲大会(简称“世黄会”)为例。世黄会自1980年首创以来,至今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举行过盛会,跨流域广,规模壮大,并且影响深远。每一次恳亲大会的与会者都来自全球各地,他们不远万里赶赴会场,亲身体验祭祖祀宗、续修谱系的传统活动。会场还增添有宗亲交流会、族人才艺展示等文娱活动,一方面激发本族宗亲爱国爱家的热情,他们踊跃捐资,支持祖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民族复兴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同族人沟通交流经验、信息互通有无提供平台,大家共享彼此成功的喜悦,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为家族的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 族群文化的产生。现代族谱在修订过程中还联系其他姓氏友人,力促修谱及与其相关活动的展开,形成族群文化。如果说家是最小国,那么传统族谱就是这王国的血脉,而现代族谱则是联系诸多王国的枢纽。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国际上成为众国瞩目的焦点,一时间,“强国威胁论”和“虚弱的大国”等不利于中国形象的舆论纷纷产生。为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提出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政策。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族谱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形成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族群共同体,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新族谱的兴旺发达代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我中华儿女也藉此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3 支助教育的功能。通过续修家谱的活动获得爱心人士资助的经费,还可以用作本族人教育发展的基金。如黄氏文化研究会就将所得捐助,一部分用作修建祠堂、祭祖续谱等活动,并划出一部分捐款用来支援同姓贫寒学子的学业,设立爱心基金。这是现代族谱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价值,形成支助教育的功能,并成为连接社会慈善事业与校园教育事业的桥梁。
3.4 跨学科的族谱文化学产生。随着修谱热潮的兴起,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研究项目也相应产生,形成族谱文化学,包含有族谱学史、族谱工具书与资料整理、族谱介绍与族谱史料价值研究、族谱意义的讨论、族谱资料的利用、少数民族族谱研究等方面。而本项目的研究就属于其中颇具新意的“族谱意义的讨论”这一文化领域。并且族谱学研究越来越体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历史学、文献学、图书情报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以及文学等各领域的学者均参与其间,共同推动着族谱学研究的进展。
4、族谱存在的问题
必须看到,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从本质上说都属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或家族上层,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更难于代表家族的底层、内部的实际。一般的家谱无不扬善隐恶,如果不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很多家谱都有名人所作序跋,但仔细分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假造的,有的是从其他家谱中抄来的,只是将主语改变了一下。对先人的爵秩功绩夸大其事,将虚衔写成实职,把捐纳当作功名。所列著作,大多是毫无学术价值又基本没有流传到社会的家刻本,甚至只是谁也不能证实的稿本。而且,无论忠奸贤愚、士农工商,一入谱传,无不尊师重教,文风蔚然,诗礼传家。有的家族明明是做生意发了财,然后花钱捐了功名,到了一些研究人员的笔下,却成了富于人文精神的“儒商”,根据就是他们家谱中的资料。连一些靠括地皮致富的贪官,记入家谱的往往也是诗酒风流、乐善好施的嘉言懿行。
家谱中所体现的“男尊女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糟粕,我们应自觉地剔除。攀龙附会,靠傍名人摆谱等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姓赵的都想攀上赵匡胤,姓孔的想成为孔子的多少代孙,只是不知那浩浩中华普通百姓的后代都上哪去了?甚至关于始祖的记载有些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到底是史实还是后人的附会,则需要我们提高辨别的眼力。
5、现代民间修谱中的困难
事实上,现代修谱并非易事,首先,这一活动自身便举步维艰。一是老谱寻找的困难,毕竟新中国成立以来,修订的家谱曾被忽视,甚至遭到被毁灭的厄运,修谱活动几乎全部停止。二是经费筹集的困难,修谱是一项耗时、耗财的大工程,是对一个家族经济实力和能力的考验。三是年轻人的漠视,由于时代认识上的差距和文化理念的不同,许多年轻人在续修家谱问题上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其次,新谱与旧谱相比,还面临以下几个难题:
5.1 史料价值大打折扣,新谱修订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赞助,这样就使得续谱内容的取舍与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钱财的制约与影响,即以出资的多少决定了发言权的大小。这样,作为一种历史文献资料,家谱应有的客观性、科学性及学术和史料价值便被打了折扣。
5.2 表述标准有所倾斜,旧谱是伦理说教版本,新谱的表述则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准,比如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在打上时代烙印的同时也难免有失偏颇。
5.3 人文传承性出现断层,望族的人文优势是通过家谱的形式历代传承的,而民间新兴普通家谱由于无史料溯源则出现了人文断裂。许多宗谱在序言中都以炎帝、黄帝作为本族人文始祖。事实上,炎黄时期出现的姓不过只有十二个,其子孙后代不断繁衍,又衍生了诸多“氏”。在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中,便收录了十八姓八百七十五氏。西汉以后,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大大丰富了我国姓氏数量。2000年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便收入一万一千九百六十九个姓氏,而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人使用过的姓氏超过二万二千个。如此繁多的姓氏一一溯源,并不一定都能寻到最原始的根,这些都对人文起源与传承造成不利影响。
5.4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族谱后继无人,虽然现在人们的理念是“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在家谱中,顶多记载到女儿、女婿。即使到现在,孩子跟父亲姓氏还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对于女方家族而言,这孩子也就变成了外人。也就是说,独生子女政策让生女儿的家庭,无法再在家谱上继续延续,这可能会导致今后家谱的大量缩水。
5.5 家谱的隐私性与民间性受到侵蚀,随着家谱热的兴起,地方政府和知识分子对家谱的关注也与日俱增。相应地,他们对新谱的修订也分别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如此一来,家谱作为地方文献的特性也就受到破坏。
尽管家谱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家谱本身引起的,而是更多的社会问题在修谱中得到的体现。从总体上看,修家谱仍然是一种凝聚人心、寻求文化认同的做法,我们要警惕的是把修谱变为“摆谱”,更不能“离谱”。
6、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新修的家谱与以前的传统家谱相比,折射出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新范式,内容丰富新颖而思想性强,印刷装帧精美,具有很强时代面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当代人出于实用主义观念的现实需要和现实诉求,家谱在主题内容、目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和修正,新家谱中特别强调保存具有传统文化品位的政治格言、家训家规等,突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将“强宗固族”升华为“民族富强”、“寻根谒祖”发展为“祖国统一与爱好和平”,家国同构的华人思想、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运用新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对传统家谱进行改造、变革和升华,把家谱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借鉴传统家谱中的一些优秀规范、思想,并加以丰富,使现代家谱具有更强的时代性。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以族谱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周珏 《当代宗族修谱现象研究》
2、常建华 《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河北学刊 2009年11月第29卷第六期
3、费孝通 <<乡土社会>>
4、郑琳 刘如 <<当代重修家谱盛行的原因探究>>
5、李春光等修 <<李氏宗谱>>
6、韩大成 <<家谱、族谱与史学研究>>
7、林香罹 <<中国族谱研究>>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