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7-15言语家谱的发展与价值

来源::广西大学 作者:陈立言

   家谱,又名“家乘”“族谱”“宗谱”,记载同一血缘、同一姓氏的上下世系、重要事件、个体事迹、发展历史、价值信仰、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观念等方面内容,上可以追本溯源,缅怀先人,下可以辨明关系,联络宗亲,从而启迪人们的孝悌心,唤醒人们善良的本性,激励后人,奋发有为,所以说它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也可以这样说,家谱仍是一个家族或一个人生命链条的接续。只有家谱,能够让生活在不同层次甚至最卑微的民众得以在文献记载的历史中,留下曾经生存的印迹。曾几何时,家谱与宗祠、义塾是家族的三大举,与国家的正史、郡县的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历史的三大柱石,在内容上它们彼此相通,相辅相成。[1]

 

    家谱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几乎与五千年文明同沧桑。一些所谓正史,象古籍《禹本记》《牒记》《世本》的“帝系”“世系”“氏姓”等内容,也是参考或直接来自于家谱档案。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其相当一部分素材来自家谱。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谋划办事,选举婚姻,升官晋级,必查谱牒,有些豪门望族甚至凭借家谱坐收渔利。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度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谱牒,这是他们的“专利”。到了唐宋时代,为了“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民间开始了修谱,而且动机简单明了。公元1777年,乾隆皇帝更是宣诏天下修谱。各族开始忙碌往返于江西福建、河南四川等地,或寻根,或认裔。此后修谱就成了一种普遍的风气。

 

    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不成文的修谱规矩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所以留下的家谱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虽历经磨难,但全球现在存世的中国家谱种数依然达到47000种以上。家谱数量最多的是陈氏家谱,共2752种;其次是王氏家谱,共2317种。而人口资料保存最完整、收录家族成员最多的是孔氏家谱,如一份1937年由孔德成等纂修的孔子家谱,足足有154册。[2]

 

    笔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在记忆中,经常在半夜三更被一些不速之客抄家。有一次被抄走了几捆旧书和一箱黑颜色的唱碟,父母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偶尔也听到长辈们说“梁上君子”和“来客之争”的故事,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家谱。到了1984年笔者要到外省上大学了,突然被多位长辈领到祠堂,一摞发黄的家谱终于展现在眼前,长辈们说这是舍命保存下来的宝贝。但这并没有引起笔者太多的兴趣。一直到数年后,笔者在思考关于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时,才突然想起上学前的那一幕,于是便是利用各种机会埋头研读,越读越兴奋。从家谱中得知先人开基于河南淮阳一带,繁衍60多代后到南北朝的谈先公(陈霸先的哥哥),然后从谈先公的孙子新安王陈伯固始,先是长城(今长兴)、新安(今淳安)(均属浙江),而后绩溪、旌德、贵池(均属安徽)、浔阳(今九江)、西昌(今泰和)(均属江西)、兴宁、长乐(现五华)、归善(今惠州)(均属广东)等地都留下了祖先的足迹,到笔者曾祖父止已过百代人的世系赫然在目。许多先人画像、家训族规、警醒故事也能看到(如“梁上君子”典故就是祖上陈实的故事)。在不长的时间里,笔者觉得突然长大了许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基本形成了,并影响至今,客家话也至今未忘。在参加工作后的二十多年中,每每与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亲族见面,行同门亲人之礼,再看看自己前后几代人的名字,竟然与见面的人有一字相同,觉得神奇和妙不可言,因此与他们相见时倍感亲切。

 

    说这些无非是要说明这样一种事实,即人是有根的,也是有理性的,在阶级斗争的阴霾散去后,许多人的头脑开始慢慢清醒了过来。恢复了人性的人会问自己、问长辈、问他人,“我是谁呀”、“我从哪里来”、“我有哪些兄弟姐妹”、“我与他(她)谁辈份高呀”等。慢慢地,一度销声匿迹的与氏族有关的各种民俗、文化与情怀,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被老百姓重新赋予了生机。这其实是一种人文与道德的回归———问祖归宗,其最本质的意义就是对自己“根”的追怀了。

 

    同许多见面或没有见面的人聊天,每每说到家谱,不少人(甚至文化人)从未见过、读过家谱,也不知道家族是否有谱以及自己上了谱没有。虽然也关心自己的前生后世,但对此却罔然无助,无可奈何。不过尽管如此,他们都有一种认识,就是家谱具有某些其它东西无法替代的价值,可惜在阴谋家当权的年代里它厄运难逃。在“革命”和破“四旧”的口号下,哪家有家谱,哪家就是封资修,谁保留谁就是“卫道士”,谁就有麻烦甚至性命之忧。这样一来,许多家谱被当作废物烧掉或扔掉,而没有烧掉或扔掉的也象烫手的山芋一般被转出,或者舍命深藏、对家人也守口如瓶,几十年间偶有人问起也只能是谎言相告、密不示人。至于修新的谱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如果哪个吃了豹子胆来作这个事,哪怕是私下来做,给人的感觉不是找死就是疯了。所以,这种事情没人敢做。此时在民间几乎所有的家族行为都销声匿迹了。许多人起名字爱用“东”“彪”“红”“苏”“林”“泽”“兵”等,前边加个“卫”字,单调而怪异,似乎这就是“红五类”的标记。殊不知,这与传统文化诀裂的“革命”行为多少造就了一些不懂辈分、没有长幼观念、六亲不认、只有“阶级友爱”的怪胎,其遗毒殆害至今……

 

    对普通人而言,家谱既是宗族的象征也是一种记忆的载体。它承载着个人及家庭的记忆,以及对远祖、对宗族和村落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通过家谱得以维系传承。家谱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每个家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它们对家族每位成员的影响可能是无声无息,但绝对是无穷无尽,以致于难以抹去。读家谱就是了解自己几十、几百甚至过千年的家族文化,这是成为“熟人”(与生人相对)的一项基本行为,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对祖先的追溯与缅怀即是一种祖宗文化认同的表达。最近的十多年来,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或者听到各种寻根问祖的文章或者报道。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以及那些远离故乡外出谋生或者在外工作的人,从此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认祖心理的满足以及人格理性的进步,因而常常感慨不已。

 

    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笔者认为家谱的积极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行为规范的养成。一部家谱可以反映祖先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爱家、爱祖、敬宗、孝敬父母、尊重人伦与礼法的道德风范。家谱中有家规、家训、族规、乡约等,也有许多家风建设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家谱名言警句不少,比如“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及“以忠事君、以孝事亲,廉为吏、以学立身”、“不敬爱孝顺父母之人,焉能负起报效祖国之责”等,对我们今天的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另外,有些家谱有“不准入谱”或者“开除族籍”的规定,比如1928年修的湖南常宁《罗氏族谱》就规定:“族中人如有忤逆不孝及为娼为盗者,则革除族外,不许入谱,恐沾家乘也。”孙氏谱中规定:“罪大恶极,案已成定者,不准入谱,示惩戒也。”总之,家谱可以达到“用以宣教化而佐法律,使人伦之道家喻户晓,咸知秩序之不可乱,礼法之不可逾”的目的。[3]这些都是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有利于弘扬爱国精神。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少家族在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无疑对后代的爱国情操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国力的强大与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日益增长,许多根在大陆身在海外的同胞与侨胞的思乡之情、爱国之心日趋浓烈,以文化认同或血缘认同为核心的寻根问祖的渴望更加迫切,他们希望家乡的亲人们能够在家谱上记上他们、记住他们,从而在民族认同的需要上得到满足和加强。因此,以家谱为纽带,可以弘扬爱国精神并凝聚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力量。

 

    三、促进故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家谱表面上是文化的载体,其实它也是一个宗族情感的载体。许多人对故乡的山山水水、对祖宗的陈年旧事、对老宅的一砖一瓦都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祖先情节”或者特别的兴趣,尤其希望自己的故乡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而地方经济、文化事业包括许多公益实体的兴办与建设,有赖于家族全体成员在物质上与智慧上的大力捐助与支援。对于同一家族的人来说,能够“光宗耀祖”的行为往往都是他们最不吝惜的,特别是那些因各种原因远离故土、远离家族外出工作或迁徙谋生,而在家谱上又有名有姓的人或者他们的后代来说更是如此。

 

    四、作为史志资料的补充。人们将家谱与志、史相提并论,既反映家谱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三者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家谱的内容繁杂,其中也不无溢美之词,但由于许多是正史或官方文献没有记载的,作为基本素材,它们成了史志十分难得的补充资料。早在本世纪初,史学大师梁启超说:“我国乡乡家家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他还说:“族姓之谱……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到资料。”“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4]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也指出:“我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5]

 

    五、作为认祖归宗的依据。这个价值意义其实是家谱的一个共性,多年来为世界所公认。笔者所知道的世界范围内的寻根热潮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并随着1976年秋季世界名著《根》的出版,美籍黑人亚历克斯哈利(AlexHaley)进一步掀动了无数人的神经,世界性的寻根热扑面而来,“更多的人士急心于知晓他们的祖先来自何方”[6]。据法国部份档案馆统计,自1960年至1970年,为寻根而查阅档案的人数增长一倍;1970年至1980年则增长三倍,此后仍继续增长。[7]

 

    六、为宗族发展提供一面镜子。每个家族在生生不息的流转过程中,一族经济、文化的消长、人口增减和住所变迁,多少成功与喜悦、多少失败与辛酸,各种可供家族资鉴之因果分析在家谱中可谓汗牛充栋。如何使宗族跟上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步伐,而不被滚滚洪流所淘汰,这是宗族的心绪所系。所以,提炼一族生存竞争之术,以勉励、警醒后人,这也是家谱的又一个价值所在。

 

    最后,笔者在政府、职能部门、个人与家谱的互动上有三条建议:

 

    一是政府应引领民间的修谱活动。曾几何时,一些地方政府对诸如修谱之类的家族活动是进行打压的,这在1949年以后至改革开放初期都是如此。但“打压”既没有法律依据,又失去民心,事实上也没有能真正禁止住,所以还不如给予必要的指导,以写出更优秀的家谱和组织出更出彩的家族文化活动,这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是职能部门应在家谱的保存上有所作为。民间编写的家谱,不管年代如何,许多都是弥足珍贵的,但民间的管理往往并不够科学,残损时常发生,所以县级以上档案馆应适当地开展一些收藏方面的专业指导,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负责收集或动员家谱进馆收藏,对自愿献出珍贵史料的单位或个人,可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三是要认识到家谱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这主要的就是它存在“以善伤真”的情况,比如隐藏自己家族中某些不齿的方面,还有就是从族谱中可以看出,不少家谱喜欢追溯历史上的达官贵人,有一种攀龙附凤的心态,希望因此成为名门望族的后代,以提高自己的身份。所以,家谱往往书美不书恶,善者褒扬之,对不善者则略之,这叫做“存忠厚之道”。这样一来就未免失真。再者就是它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心智的情况,比如“同姓不能婚娶”、“从一而终”,或象常宁1943年的《三修邓氏族谱》的规定“族人不得越四民(仕、农、工、商)之外为僧道、胥吏、优戏、推理(理发)、屠宰。”[3]将一些职业视为贱业,有辱祖宗而禁止。所以我们在使用家谱时做一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扬弃”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清代谱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艾秀柏.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论族谱的史料价值(下)[J].图书馆学研究,1983,(3).

 

    [2]曹玲娟.中国家谱总目将问世全球华人有寻根“路线图”[N].人民日报,2007-05-11(11).

 

    [3]萧一湘.宗族变迁概述[EB/OL].中华崔氏网,2007-10-21.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404.

 

    [5]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6]张汉忠.你———根扎何处?[N].光华日报(马来西亚),1990-1-5.

 

    [7]邓绍兴.简谈家谱档案及其收集[J].历史档案,1983,(4).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