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拼音

常用姓氏

胶姓源流

胶【jiāo】姓:胶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七百二十三位,以琅琊、朝歌为郡望。



1基本介绍

胶[胶,读音作jiāo(ㄐㄧㄠ)]

2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风姓,出自古帝伏羲氏之妹女娲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女娲有许多称谓,古有称傥女娲者。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凤凰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礼,膺问曰:仁,腹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傥女娲晚年势衰,十日部族乘势复辟,要灸杀月母,《山海经》中的记载说明傥女娲一族确是与汤氏部族发生了大战,因战败而被迫下海逃亡去了倭岛,所以,在日本的古籍《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都记述了日本的开国女神是来自“高天原的天照大神”。因女娲浮海未归,时人受地理知识所限,故而认为女娲被海水溺死了,所以才以“精卫鸟”来比喻皇母,以寄托后人对月母的哀思。
有以“傥”为姓氏者,称傥姓。后女娲部族在民族分衍过程中,傥姓又分衍出许多姓氏,胶氏即为其中之一,因居于胶邑而得姓。古胶邑在秦、汉之际为琅琊郡,即后来的胶州半岛,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末年贤人胶鬲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典籍《孟子·告子下》中记载:商朝末期有个名人叫胶鬲,周武王举兵伐纣,天下大乱,胶鬲遂隐遁于市井之中经商。西伯侯(周文王姬昌)从鱼盐商贩中找到了他,任命他为大夫,利用他的智慧去辅佐周武王姬发最终灭了商王朝。胶鬲功大,周武王赐封其随姜太公而往,居山东半岛,其地后称胶州。胶州在山东半岛南岸沿海地区,有南胶河注入,其湾口即为青岛港。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胶州湾遂为德国强租。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胶州地区又为日寇强占。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州半岛,即威海卫所辖之地,包括烟台、蓬莱等地区。这在著名近代诗人闻一多的组诗《七子之歌》中有强烈的感慨之句:“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胶鬲的后裔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称胶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得姓始祖

女娲、胶鬲。

4迁徙分布

胶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七百二十三位,以琅琊、朝歌为郡望。

5历史名人

胶 鬲

商末周初时人,世有贤才之誉。避纣王暴虐,战乱时隐遁经商,周文王从鱼盐商贩中找到他,任他为臣,官居上大夫。后协助周武王灭商。

胶 苍

一作聊苍,西汉赵人。官侍中,与朱买臣、吾丘寿王等并侍武帝左右,以博闻善辩著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待诏金马聊苍》三篇。

6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除不再。
朝 歌:今河南省淇县,商朝时期纣王都城,为周武王所废。淇县古称沫邑,武乙、帝乙、帝辛四代殷王在沫邑建都。帝辛即纣王时改沫邑为朝歌。后到西周成王时期曾封康叔在朝歌建立卫国,卫国在朝歌建都四百余年。汉朝时期始置朝歌县,元朝时期置淇州。明朝时期改为淇县。至今,淇县仍有许多殷商和战国名胜古迹,如摘心台、纣王墓、折胫河、纣王殿、鹿台、朝歌寒、鹰犬城、荆轲墓、王禅墓等。花窝遗址、卫国古城墙遗址、青岩绝石窟、陈婆造心经浮图等七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我国历史的实物佐证。

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称东海堂。
朝歌堂:以望立堂。

7胶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鱼盐举俊;
辩博称长。
——佚名撰胶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商末人胶鬲,战乱时隐遁经商,周文王从鱼盐商贩中找到他,任他为臣,协助周武王灭商。下联典指西汉赵人胶苍,又作“聊苍”,武帝时官侍中,与朱买臣、严助等人交往,都以博闻善辩著称。曾著有《聊子》。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百家姓”】    

【注: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622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