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xǔ】姓:中华姓氏,属舜帝姚重华姚姓妫姓姬姓子孙衍生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1] 。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以后许姓大举南迁繁衍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移居海外。迁至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1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许(xǔ)姓源出有:
-
出自
姚姓妫姓衍生的
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
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
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
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
许昌。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
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
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
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
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
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
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
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
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该支许氏族人以高阳(今河北高阳旧城)为郡望。
-
源于
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君主文公姬毁生有公子姬其浒,亦作姬其许,后出任卫国大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姬其浒辅佐父亲卫文公实施减赋税、少刑法,与民共苦的政策,使卫国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并迅速强大。姬其浒的哥哥就是著名的卫成公姬郑,曾被大夫元咺一度废黜,后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的帮助下恢复君位。卫国大司徒姬其浒留给后世最称道的,就是从他开始有了“司徒”这一复姓。在姬其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春秋战国时期,“浒”与“许”二字通假,故而亦称许氏,但读音作hǔ(ㄏㄨˇ);而更多的姬其浒后裔则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徒氏。
-
源于
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
等。
-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
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
黎族、
瑶族、
彝族、
土家族、
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
回族、
蒙古族、
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得姓始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
高士贤人
许氏先祖许由
,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
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迁徙传播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
河南省许昌东。
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
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
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
宝丰等地。
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
安徽、陕西、
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
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
陈政、陈元光
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
福建安家落户。
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
漳州招安,后入
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
浙江、湖北、福建、
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
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
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
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
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
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
叶县西南);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
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
容城(今河南省
鲁山东南)。公元前523年,
许悼公患疟疾,太子止献药,悼公饮后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见闯了大祸,于是便逃到了
晋国。此外,楚国有许伯,郑国有许瑕,晋国有
许偃、赵国有
许钧、
许历、魏国有许绾,他们都是因各种原因从许国流亡到各国的,由于无法归国,便定居于当地。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这一时期分布在各国的许姓人大都是许国灭亡后被迫迁去的,他们通常仍可保留贵族的身份。但在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变革加快,社会分化剧烈,有一部分许姓人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贵族地位,如赵人许历,便是一例,所以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勋,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诸国外,齐、韩、燕等国也有许姓分布,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中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通观这一时期的各国许姓,人数并不很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许国本来就是小国,人口有限;二是许国灭亡后,许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活动不为史书记载,故今天便很难了解其全部情况了。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除了高阳地区有许姓分布外,在今
山东、
河北、河南、陕西、
辽宁、山西、
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河南、河北的人数为最多,也最为集中。在这些地区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区域,如陕西主要集中在
关中,河南则集中在
洛阳及豫南一带,
河北主要集中在
冀中平原。
隋唐时期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
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宋元时期
辽国地处中国北方,其境内许姓分布较少。金国消灭北宋后,占据了
淮河以北广大地区,这里主要是汉族聚居区,所以
金朝统治时期许姓分布要比辽广泛得多。元朝的统治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故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许姓人。此外,这一时期许姓的
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许姓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大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
2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汉
高帝时置郡,治所在
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
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
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
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
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耻食
周粟,饿死在
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
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如今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
许善心,少年时聪明,被称为神童。在南朝陈曾任散骑常侍,入隋官至通议大夫。博学多闻,家中藏书万卷,无不遍览。接替父亲
许亨未完成的《梁史》续修。下联典指东汉时期的
许慎,跟从贾逵学习,曾任太尉南阁祭酒等职。博通经籍,时人评论他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有《说文解字》,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为后代研究文字及编辑字书最重要的根据。又著《五经异义》,专主古文经学。
全联典指汉朝时期的
许劭与兄
许虔齐名,时称“二龙”。
上联典出西汉宣帝皇后许后,名平君。宣帝刘询出生数月,其父母便因“巫蛊之祸”同时遇害,他被寄养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间,而许平君也是民间女。当朝中公卿商议立皇后时,宣帝下诏要寻找原来舞过的剑。大臣了解他的意思,便奏请立许后。下联典出传说中的古代仙人
许飞琼,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灵之簧。
全联典指许氏的出处和源流。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
许劭,字子将,与从兄许靖并有名。好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更换其品题,俗称“月旦评”。曾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大喜。下联典出尧让位于
许由,相传尧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下,耕凿而食;尧又请他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到。
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
许远,与张巡合力拒贼,血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兵粮俱尽,城陷被执,不屈死。
上联典指宋、元朝时期的
许衡,与姚枢、窦默等人讲程朱理学。曾任京兆提学,在关中大兴学校。元朝建立,他与刘秉忠等制定朝仪官制,后主持国学,以儒家六艺(六经)为教学内容,对汉、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过一定作用。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著作有《鲁斋遗书》等。下联典指东晋道士
许逊,向吴猛学道。后举孝廉,曾拜旌阳令,有感于皇室纷乱,弃官周游江湖,传说宁康年间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并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鸡犬也随之升天。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
不详
台湾省金门县许氏家庙联。
五言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朝巡抚
许进,上联说许进八子六登科甲。下联说许进及子
许诰、
许论、
许赞等四人,皆为尚书。
七言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末汝南平舆人
许靖及从弟
许劭。下联典出
许靖,举孝廉,任尚书郎。后入蜀汉,历官广汉太守、太傅。“锦江”,地名,在四川,流经成都市。“百花潭”,地名,在成都西郊锦江岸边。
全联典指晋代文学家
许询,幼年聪慧出众,人称神童。后司徒府召为掾属,不就。曾为道士,隐居永兴。早卒。有才藻,善为文。精名理,善清谈。好游山水,身体矫健,曾与王羲遍游会稽名山。与孙倬同为东晋著名玄言诗人。简文帝称“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实际上则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对当时东晋诗坛影响极大。今存《竹扇诗》一首及《白尘尾铭》、《墨尘尾铭》等文。
上联典出尧予
许由天下不受,又授其为九州长,愤而洗耳于颖水之滨。下联典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
许慎著《说文解字》,清朝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为其注释,有《说文解字注》。
全联典指唐朝诗人
许浑,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
此联采用清道光进士许信臣撰书联。
此联采用河南省偃城许慎祠联。
此联采用清朝书法家许庚自题联。许庚,字文恪。
其他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庙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
上联典出唐朝大臣
许敬宗阴附武后,谋逐褚遂良,杀长孙无忌等。下联典出东汉名士
许劭初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曾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
此联为许氏南洋宗祠联。
家谱文献
谱名
|
编者与编撰方式
|
藏地
|
备注
|
湖南湘潭颜家坝许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
许维梧等主修,民国三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
中国家谱网站
|
/
|
浙江余姚勒赐余姚潘许同宗济美宝堂谱牒八卷,首一卷
|
潘传林等续编,清光绪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
/
|
上海青浦许氏家乘
|
许玄谷箸,民国二十二年手写本四册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
/
|
江苏南京许氏宗谱总谱两卷分谱三卷副本一卷
|
许定基纂修,民国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
/
|
江苏泗阳许氏家谱四卷
|
许祥珍等重修,民国二十五年说文堂石印本四册
|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
|
江苏淮安淮山许氏宗谱十卷
|
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六年纯安堂木刻活字印本
|
江苏省宝应县图书馆
|
/
|
安徽绩溪许氏族谱
|
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
|
湖南浏阳许氏族谱八卷,首四卷
|
许光荫等纂,清光绪七年高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第七~八卷、卷首第一~四册
|
许氏族谱
|
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卷首第二册
|
许氏宗谱
|
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第二卷
|
许氏家谱
|
许嘉德纂,清光绪十二年石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第五卷
|
许氏族谱
|
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第三十五~三十七卷
|
许氏族谱
|
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
中国家谱网站
|
仅存第一卷
|
3姓氏名望
朝代
|
姓名
|
生卒年
|
籍贯
|
经历/成就
|
战国
|
许行
|
约前372-289
|
楚国
|
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
|
西汉
|
许平君
|
前88-前71
|
昌邑(今山东)
|
皇后,汉宣帝刘询结发夫妻,汉元帝母,被毒死。
|
许娥
|
?—前8
|
昌邑
|
汉成帝皇后,许平君的侄女,被逼服毒自杀。
|
许扬
|
不详
|
不详
|
水利专家,曾修复鸿隙坡。
|
东汉
|
许慎
|
约58-147
|
汝南
|
经学家、文字学家,著《说文解字》。
|
三国魏
|
许劭
|
约150-约195
|
汝南
|
名士。好评论人物,每月更换一名,时称汝南“月旦评”
|
许褚
|
不详
|
毫州
|
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故号曰虎痴
|
许攸
|
?~204
|
南阳
|
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
|
唐
|
许敬宗
|
592-672
|
杭州
|
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
许天正
|
649—718
|
豫州汝阳
|
漳州第一任别驾,官至泉漳团练使兼翊府记室
|
许浑
|
不详
|
润州
|
诗人。其诗作中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为世人传唱。
|
北宋
|
许申
|
不详
|
海阳县
|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状元,潮州八贤之一。著《高阳集》
|
许道宁
|
不详
|
长安
|
画家。以擅写林木、平远、野水三景闻名。
|
许衡
|
1209~1281
|
怀洲河内
|
中国十三世纪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天文学家
|
南宋
|
许夫人
|
1252-1282
|
莆田
|
元初畲民起义女英雄。
|
元朝
|
许有壬
|
1286-1364
|
汤阴
|
政治家。历官七朝,官至中书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
明朝
|
许天赐
|
不详
|
闽县
|
弘治年间进士,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黄门集》
|
许孚远
|
1535-1604
|
浙江德清
|
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
许自昌
|
1578-1623
|
吴县
|
好奇文异书,作传奇《水浒记》、《灵犀佩》等
|
许国
|
1527年-1596
|
歙县
|
明代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
清朝
|
许维新
|
1551-1628
|
山东聊城
|
文章高古,力尤工书。
|
许伯政
|
1700~1784
|
湖南巴陵
|
历擢山东道监察御史。
|
许鸿磐
|
不详
|
山东济宁
|
历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有《方舆考证》等。
|
许宗扬
|
不详
|
广西
|
太平军将领。随韦昌辉杀杨秀清,后不详
|
许景澄
|
1845-1900
|
浙江嘉兴
|
出使法、德、意、奥、荷等,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
许德珩
|
1890-1990
|
台湾
|
实业家,世界许氏宗亲总会发起者、理事长
|
许雪秋
|
1875-1912
|
广东海阳
|
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职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
|
中华民国
|
许国璋
|
1897-1943
|
四川成都
|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
|
许地山
|
1894-1941
|
揭阳
|
作家、学者,散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灵雨》等
|
现代
|
许广平
|
1898-1968
|
广东
|
鲁迅夫人
|
许世友
|
1905-1985
|
信阳
|
革命家、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许光达
|
1908-1969
|
长沙
|
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大将之一
|
许烺光
|
1909-1999
|
美国
|
美籍华裔学者、美国人类学博士。
|
许国璋
|
1915-1994
|
海宁
|
英语教育专家、语言学家。
|
许芥昱
|
1922-1982
|
美国
|
学者、作家。
|
许胜发
|
1926-
|
台湾
|
实业家、社会活动家
|
许文龙
|
1928-
|
台湾
|
企业家,奇美企业集团创办人。
|
许还山
|
1934-
|
江西乐平
|
表演艺术家
|
许嘉璐
|
1937-
|
江苏淮安
|
语言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
许信良
|
1941-
|
台湾桃园
|
台湾新兴民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民进党前主席,已退党。
|
许冠文
|
1942-
|
香港
|
编剧、导演、演员。
|
许冠武
|
1943-
|
香港
|
幕后制作,编导。
|
许冠英
|
1946-2011
|
香港
|
影视演员、歌星。
|
许鞍华
|
1947-
|
香港
|
女导演
|
许冠杰
|
1948-
|
香港
|
“歌神”、“香港流行音乐祖师”和“广东歌鼻祖”。
|
许仕仁
|
1948-
|
东莞
|
香港政务司司长。
|
许其亮
|
1950-
|
山东
|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许振超
|
1950-
|
山东
|
金牌工人,全国劳模。
|
许健康
|
1952-
|
福建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感动中国经济30人”
|
许连捷
|
1953-
|
福建泉州
|
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首席执行官。
|
许海峰
|
1957-
|
安徽和县
|
国家射击队教练,中国奥运会冠军第一人。
|
许家印
|
1958-
|
河南周口
|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等
|
许智明
|
1964-
|
高州
|
香港国际投资商会会长,被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
|
许志安
|
1967-
|
广东
|
歌手、演员
|
许杏虎
|
1968-1999
|
江苏丹阳
|
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1999年殉职。
|
许戈辉
|
1968-
|
北京
|
凤凰卫视主持人。
|
许巍
|
1968-
|
西安
|
歌手
|
许晴
|
1969-
|
北京
|
土家族,女演员
|
许茹芸
|
1974-
|
台湾
|
女歌手
|
许美静
|
1974-
|
新加坡
|
女歌手
|
许昱华
|
1976-
|
浙江金华
|
中国象棋棋手。
|
许还幻
|
1978-
|
湖南常德
|
女演员
|
许慧欣
|
1979-
|
美国德州
|
女歌手
|
许飞
|
1985-
|
吉林四平
|
女歌手
|
许嵩
|
1986-
|
合肥
|
歌手
|
许仕龙
|
1991-
|
广州
|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
许安琪
|
1992-
|
南京
|
运动员,2012伦敦奥运冠军。
|
|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百家姓”】
【注: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3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