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拼音

常用姓氏

徐姓源流

徐【xú】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得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为190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1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 起源源流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子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传播

远古时期,徐若木被封徐国(今安徽北部),徐国成为徐姓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后,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梅县、海丰等地繁衍。

2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1.1%,排在第17位。 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2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东、江苏,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明朝时期,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徐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28%,人口纯增长了108万。明朝时期,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35.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东、湖北,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仍为罕见姓氏。
当代,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
当代徐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山东烟台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达到9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12人以上。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3.4%,徐姓人口大约293万;3.6-7.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4.4%,徐姓人口大约667万;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9.6%,徐姓人口大约736万;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9%,徐姓人口大约199万;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33.6%,徐姓人口大约97万。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当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一般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4%;在江苏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东东部、云南东部和西部、甘肃武威地区、黑龙江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台湾北部,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1%;在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1%。

3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 郡望
东海郡、高平郡、高宛郡、琅邪郡
  •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高宛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雪山堂:以望立堂。

宗祠对联

  • 四言通用联
南州世泽;东海家声。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朝时期的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会烛夜绩;刻像上食。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
  • 五言通用联
势廊重山外;词留寿石前。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句联。徐懋,字问渠,钱塘人。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良自题联。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 七言通用联
幼慧作小山名著;夜绩借东壁余光。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徐坚女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徐吾事典。
万木争荣朝燕岌;群贤毕至话桑麻。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自题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人。著有《徐霞客游记》。
  •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
此联为河南省卫辉市内徐(世昌)家祠堂联。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
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
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家谱文献

谱名 编者 编纂方式
全国重修东园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徐联习等 清乾隆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全国东园徐氏宗谱八卷 徐礼、徐正科 清嘉庆七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
天津徐氏宗谱四十二卷 徐景京等 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天津续修天津徐氏家谱不分卷 徐世昌 民国七年寿岂堂铅印本
天津徐氏家谱二卷 著者待考 清光绪三十四年寿岂堂铅印本二册
山西五台徐氏本支叙傅不分卷 徐继畲 清咸丰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西原平徐氏宗谱不分卷 徐永昌 民国二十六年石印本,民国三十六年影印本一册,民国三十六年抄本
崞县徐氏族谱不分卷 徐永昌 民国三十六年石印本一册
辽阳襄平徐氏续修族谱五卷 徐长酷、徐长佶 清咸丰三年手抄本五册
吉林永吉徐氏宗谱四卷 徐鹏程、徐鼐霖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上海徐氏族谱二十二卷,末一卷 徐自立、徐兴蕃 清乾隆间华宁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上海徐氏宗谱稿不分卷 徐荫桐 清宣统二年手抄本八册
江苏徐氏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 徐茂元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赐书堂活字本
江苏徐氏宗谱十六卷 徐瑞元 清光绪三年崇雅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江苏徐氏宗谱十二卷 徐子蕃、徐仁宝 清光绪二十四年崇雅堂活字本十八册
江苏徐氏宗谱二十卷 徐法宾 民国十五年崇雅堂活字本二十册
浙江上虞虞东安渡徐氏宗谱四卷 徐腾云 清光绪二十六年崇本堂木活字本
安徽休宁徐氏族谱八卷 徐天枢 清乾隆间刻本四册

字辈排行

地域   字辈  
河南光山 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传嘉庆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山东苍山 安保会启邦广庆和太昌永传献吉祥敬修怀锦信浩月登辉扬
安徽合肥 正家本礼仪传世尚文明永守为先志纯修乃大成
安徽当涂 经修文盛道辅政声闻汉平章绩著唐
江苏宝应 贵大顺丙德作刚尚
浙江金华 美绍总联芳昭宣丰豫胜蕃萃益金章纪叙云礽俊
湖南资阳 廷崇允嘉大一正德贤良孝友清时用才华上国光勋名辉盛世伟业焕鸿章
湖北恩施 宗祖仕显盛大光先列秀新启明昆
江西新建 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维新昭伟烈济美协其祥
四川合江 天下文章曰显先有国超三四代元光宗体祖昌明远永享荣华富贵全
云南昭通 达德捷敬文朝维念光先荣宗应守诚泽齐思治国世发绍家声
广东丰顺 甲念大小百千福永忠良太时中文正兴高必聪明历代名位显奕世功业成

4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徐姓历代名人685名,占总名人数的1.5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位;徐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77%,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15%,排在第八位;徐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22%,排在第九位。
徐姓名望主要有:西汉时下邳太守徐光,哲学家徐斡;三国名士徐庶;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魏经学家徐遵明;唐朝名相徐商、徐彦若父子;五代宋文学家徐铉;明朝名将徐达,地理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清朝医学家徐大椿;民国诗人徐志摩;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教育家徐特立,大将徐海东,画家徐悲鸿,历史学家徐中舒,古植物学家徐仁,当代作家徐嗣兴等。
姓名 朝代 生卒年 籍贯 主要成就
徐诞 西周 前992年-前926年 古徐国 古徐国国君,建都泗水
徐伯 西汉 生卒年不详 山东临淄 治水专家
徐世勣 唐代 594年-669年 山东东明县 唐朝将领  
徐擀 三国 170年-217年 山东昌乐 建安七子之一
徐樨 生卒年不详 江西南昌 台湾徐氏始祖
徐盛 三国 ?-约227年 山东莒县 建武将军、庐江太守、封芜湖侯
徐晃 三国 ?-227年 山西洪洞 曹魏名将、封都亭侯
徐晦 唐代   760年-838年 福建晋江 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徐敬业 唐代 ?-684年 山东东明县 英国公、柳州司马
徐熙 南唐 ?-975年 南京 画家,有作品《玊堂富贵图》
徐徽言 南宋 1093年-1129年 衢州 抗金名将、衢州第一位武状元
徐达 明朝 1332年-1385年 安徽凤阳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霞客 明朝 1587年-1641年 江阴   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
徐光启 明末 1562年-1633年 上海 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徐渭 明代 1521年-1593年 绍兴 文学家、书画家
徐常遇 清代 生卒年不详 江苏扬州 广陵派创始者,辑有《澄鉴堂琴谱》
徐希颜 清代 1871年-1894年 苏州 北洋海军左营守备,甲午海战战死
徐世昌 民国 1855年-1939年 天津   中华民国大总统
徐树铮 民国 1880年-1925年 安徽萧县 民国皖系将领,曾收复外蒙古
徐志摩 民国 1897年-1931年 浙江海宁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永昌 民国 1887年-1959年 山西崞县 民国将领、一级上将
徐向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01年-1990年 山西五台 元帅
徐海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00年-1970年 湖北黄陂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徐化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29年- 河北省丰润县 森林生态学家
徐立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上海 分子遗传学家
徐才厚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3年- 辽宁瓦房店 上将
徐匡迪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37年- 浙江桐乡 钢铁冶金专家
徐绍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 浙江宁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熙媛 1976年- 台北市 演员、歌手、主持人兼作家
徐熙娣 1978年- 台北市 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以上为部分徐姓名望)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百家姓”】   


【注: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3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