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拼音

常用姓氏

林姓源流

林【lín】姓:源于子姓,子姓源于姫姓。林姓还相传是源于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比干夫人姚妫氏逃难到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此人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1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 
  • 王侯赐姓
源于子姓,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商朝比干,属于王侯赐姓为氏。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黄帝、舜帝的姚姓姬姓。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州)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因而,后人赞誉之“能成命百物”。春秋后期被后世尊奉为华夏族之共同祖先“人文初祖”。周武王还因坚是在树林中所生,特别为他赐姓林,称林坚,从此便有了林氏。唐朝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部分林氏族人尊奉林坚为得姓始祖。
  • 以字为氏
源于姚姓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庶子名开,字比干
林,其子孙以字为氏,称林氏,因周平王建都洛阳,故此支林氏起源于河南,也为河南林氏。宋郑樵在《通志》中记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周平王即位于公元前770年,在一批贵族和诸侯的护卫之下,他将都城迁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自此之后,周王朝失去了控制四方诸侯小国的能力,进人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动乱与大混战的特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姬林的生母不是周平王正室,所以在皇室中地位较低。后来,他的子孙改姬姓为林氏,成了林氏又一支主要宗脉。这支宗脉初始活跃河南郡一带,因此在族谱上以“河南林氏”相称。
  • 官职为氏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包括王族园林。如同今日的林业部以及园林局的职能。林衡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设有林衡令一人,史一人,下士二人,役四人,机构精简有效。在典籍《周礼·地官·林衡注》中记载有注释:“竹木曰林,水衡曰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
在林衡令、林史、林士、林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林衡氏、林史氏、林丞氏、林役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 鲜卑族林氏
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把国都南迁到洛阳后,实行文化汉化政策,将原鲜卑族复姓丘林氏的一部分改汉字单姓林氏,是为河南洛阳林氏。
北魏孝文帝元宏曾经下令把鲜卑族“丘林”一姓改为“林”和“丘”这两个汉姓。此后,又有一部分鲜卑族人取林为姓了。
  • 高山族林氏
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台湾省阿里山区及东部山区,居住着一个土著民族,现中国大陆业界通称其为高山族。其实他们是中国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姓氏学上称之为原生姓氏,或拟生姓氏。高山族,多居于台湾岛和海南岛,但也有一部分散居于祖国大陆各地。今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约有高山族同胞二百余人集居,是大陆高山族同胞居住最集中而且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在高山族同胞中,多有取“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 满族林氏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氏、多”,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仆散部,金国时期亦称女真仆散氏,以姓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⑵.满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 侨居林
所知林氏有记载最早迁移国外的为唐末迁往新罗(今。朝鲜、韩国)成为海东林氏始祖的林八及,其避难渡海,飘泊到新罗国江华湾登岸,择平泽县栖身,蕃衍生息,历经千年,后裔播迁汉城、镇川、醴泉、安东、庆州、釜山、扶安等地,传世加代上下,人口达120万。历代人才辈出。
据《泰国西河林氏族谱》载,光由广东揭阳移居泰国的就有林和宠、和龙、赛龙、乔才、声誉、声闻、平忠、伟杰、长文、狮、岳雄、大湖、立传、传飞、拱庭、拱元、开极、万嵩、岳胜、崇汉等等数十户,至于其他的地方的就更多了。如文莱甲必丹林德甫祖籍金门列屿。旅菲的林氏族人更多,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组建宗亲会组织,其他各国均有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宗亲会组织,联络同宗,加强团结,成为敦亲睦族的团体。
  • 各支始祖
林禄:字世阴,黄门侍郎,世居济南迁下石梓乡。随晋元帝南渡,建武元年丁丑(317年)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除给事黄门侍郎,以讨杜发功迁昭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325年)诏归朝奉勅守晋安郡因家焉。即园泉州是了。唐追封晋安郡王,遂为入闽始祖,享寿六十有八,缢九龙岗龙马毓奇穴乾山巽向详上墓图丙。妣夫人苏氏、孔氏。二氏与夫合葬,生子二:景;暹。是为江西兴国林氏始祖。
  • 闽西源流
先秦时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鲁国是林姓发祥的第一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林姓在鲁国得到最好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济南林氏。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政权更迭,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
西晋时,林放后裔林礼由济南徙籍下邳(今江苏睢宁县),生一子名颍。林颍生二子:长懋,任下邳太守;次禄,字世荫,生于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居下邳梓桐乡。西晋惠帝时,林禄任安东琅玡王府参军,镇下邳。西晋永嘉元年(307年),随琅玡王移镇建邺,除给事中、黄门侍郎。东晋建兴元年(313年),从王敦讨杜弢 ,立下战功,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东晋建武元年(317年),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任合浦太守。东晋太宁三年(325年),诏归,奉敕守晋安郡(郡治今福州市),迁家居晋安,为开闽林氏始祖,称闽林一世。林禄为东晋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后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岗(今惠安县涂岭),其后裔的世系图称晋安世系,亦称闽林世系。传至十六世,有韬、披、昌三兄弟。林韬,谏议大夫,后裔称阙下林氏;林披,太子詹事,唐天宝年间授临汀郡(汀州)曹掾改临汀令,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除子林蔇为布衣外,父子九人于唐德宗至穆宗年间(780—824年)仕官刺史、司马、长史(一说生九子皆官刺史),后裔称莆田九牧林氏,又称唐九牧。林昌,中宪大夫,后裔称游洋林氏(迁台湾的为雾峰林氏)。
林氏入闽除林禄这主流派外,据资料记载的还有:唐高宗时随陈政入漳的“浦南林”:唐末随王潮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的“固始林”,计有七支,称唐陶江林,濂江林,控鹤林、福全后安林、上街六桥林、阳泰林、元贞林。由光州固始入闽的各支派,称固始世系。
林禄传十世林英,天嘉元年(560年)任贵平主簿,由福建莆田北迁江西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林英生子礼,林礼生子士弘。林士弘为闽林第十二世,字世荣,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首领,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称帝,建国楚,建元太平。唐武德五年(622年)被唐军战败,退保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故,其部属离散,后裔为避祸改林姓为柴姓。
历后梁至后周,士弘裔孙柴守礼有个妹妹嫁与郭威(后周太祖),被立为皇后。郭威无子,以守礼之子柴荣嗣立为帝。柴荣即五代后周世宗,继郭威帝位五年(955—959年),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患病,回京逝世,其子柴宗训七岁即位,半年后“陈桥兵变”禅让于赵匡胤,赵建立北宋,诏封恭帝为郑王,安置于房州。当时柴荣之弟柴穆率子柴惿等起兵反宋,集兵郑州,宋太祖遣大军镇压。当时柴太后健在,忧恐不安。开宝六年(973年),宗训假托病故,默然从房州携家眷南逃福州避难,居福州济南山,改柴复回林姓,易名判官,并以山名称“济南林氏”。但汉代宣帝时林尊称盛山东济南,族人已有“济南林氏”的称谓,故宋代始于林判官的林氏族人,称“新济南林氏”。
林宗训易柴复林后,适值北宋进行统一南方的战争,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国为宋所灭,林宗训又开始开始逃亡历程,从福州转移到士弘祖居地莆田,后续迁偏远荒凉的宁化落籍。林宗训生子四,朝、宝、厚、严,子孙遂分衍闽西及赣南、粤东各地。林宗训曾孙千六郎讳融,宋神宗时为员外郎,仕南昌太守,宋元祐初(1086年),因兵乱,林融夫人巫氏携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三郎、七郎、八郎、九郎)及六三郎(一说五三郎 ,又说六郎 )之子万一郎 、万二郎 、万三郎 ,从宁化石壁迁长汀河田开居。此后,五一郎 、五二郎、六三郎继迁武平、上杭。八郎徙居濯田巷头,九郎迁武平中堡。此一世系,称为“回闽世系”,林宗训为林姓“回闽始祖”。林融则为闽西长汀、上杭、武平等县柴林世系林姓始祖。
进入闽西的另一支林姓为九牧林。自宋至清,九牧二房、四房、五房、六房、八房、九房先后有多支迁入闽西上杭、连城、龙岩(今新罗)、漳平等地(因较分散,此目先记述较早迁入的有代表性的宗支,其余在下文记述)。
九牧六房林蕴后裔林伟(闽林三十五世),宋进士,绍兴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156—1158年)任汀州教授,曾孙文德,名公玉,宝祐四年(1256年)任汀州府宁化县知县。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南侵入闽,文德将夫人罗氏、汤氏及其所生五子迁宁化石壁,将夫人黄氏及其所生四子避入上杭县,后又卜居长汀河田。南宋末始,文德九子中的四郎(字元嘉)后裔、五郎(字元光)、八郎(字元寿)、九郎(字元全),先后由长汀河田和宁化等地迁上杭白砂花园里。其中,八郎在此开基创业;九郎移居漳平永福梨仔坪,生三子,移居龙岩龙门里象山;五郎迁永定西陂岭开基;四郎下传之肇纪、佑谟、启发、文质四代,迁上杭湖洋濑溪等地。
九牧九房林蔇十三世(闽林三十世)林商隐(号起东),原定居大田县吴山乡梓溪村,宋庆元进士,自梓溪都头赴任龙岩县学正,定居城东,为龙岩九牧九房一世开基祖。
连城林坊乡始祖伯八,先居剑州(南平)虞栏阁,宋末,因避战乱隐居清流螺村南山下,后徙居清流李家林家城。元泰定元年(1324年)携子六十郎迁入连城南顺里水西半径堡(今林坊乡)定居。九牧二房林藻之孙,林翱,传三世直门生十五郎,(闽林二十二世)因避宋末战乱,从福州甘蔗迁至连城莒溪壁州定居。莲峰镇连阳始祖祖诚,原居福州林埔,因遇连城乡贤许景辉(授武略将军、任职福州临江路),两人识交,将女儿许四娘续配祖诚,元大德元年(1297年), 为避金元乱日,许景辉便携婿来到连城连阳定居。新泉镇林屋坪(旧称陈屋坪)村始祖六四郎,其父伯玉登宋嘉定(1208—1224年)进士,授任连城教谕,将家眷安置在连城揭坊。伯玉生三子:长六四郎,次伯十二郎,三八十郎。六四郎先居连城庙前街,至景定年间(1260—1264年),因受兵?蹂躏,迁至连南陈屋坪;伯十二郎留居揭坊(连城城郊),其裔孙散居城区;八十郎则先迁林坊,后迁壁州。
九牧四房林荐后裔林德(闽林三十世),号静齐,宋时授闽县教谕,居德化。生子泉,字流衍,号蒙泉,以岁贡授南京礼部主事。林泉生贡生、京生、晚嗣。晚嗣徙于龙岩集贤里西坪(今漳平新桥城口)。配王氏,继配陈氏,生五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一郎守居西坪。千四郎迁龙岩平寨坊(今新罗东城社兴、东新),千五郎迁蒋武(今新罗西陂南石、林邦)。
  • 始祖
林坚、姬开、林逋。

迁徙传播

林氏早在北宋时期就有泉州人迁澎湖、琉球(台湾)的记载;北宋时也有林长胜迁九龙彭蒲围(今香港太磡村一带)的记载;明代则有广州、惠州林氏人迁广东壕境(今澳门)的记载。尤其迁往台湾的更多。截至2011年6月29日,台湾人口2300万人,80%祖籍福建,林氏人口210万人,绝大部分源于福建,少部分由闽迁粤后再赴台。林氏迁台大规模的先后有三批。最早,如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1661年),龙溪人林凤,同安林圯等,他们以对台湾开发的奉献,人们将其居地分别命名为林凤营、林圯埔以示纪念。他们为台南、云林、南投的开发贡献不少。其次,随施琅收复台湾的林氏众多,稍后移民的如平和林石(属游洋林氏),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迁居台湾雾峰,衍成名门望族,其裔林文察官至福建提督,授太子少保;又如龙溪二十九都白石堡林应寅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迁淡水兴直堡新庄。其子林平侯经营有方,成为台湾巨富,平侯子国华、国芳迁台北板桥,后遂称为板桥林家,当年还为清海军建设、辛亥革命作出捐资的贡献。 
迁往琉球(中山)国的则是明洪武二十五年由福州迁去的闽人三十六姓之一的闽县林浦的林喜,世系清晰,已有20代上下,(情况见上述)最有名的后人为林世功,于1868年作为琉球国到中国的留学生在北京国子监学习,1874年回国,由于日本占领琉球国,其作为陈情通事来中国,上书清廷乞求救援,清朝态度暧昧,遂自杀殉国,名重中琉朝野。1987年起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古琉球国国都)名嘉山家族(林氏)曾多次来人寻根林浦。其他见于史料记载播迁异国的尚有:嘉靖末,泉州林道乾往东南亚的大泥,即今泰国南部的渤泥;万历二年(1574年),广东潮州林凤率众移居菲律宾;明代还有林悌往高丽、林罗山到日本等。
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列第17位,属大姓系列,人口约1610万,占全国人口的1.1%左右。
姓氏渊源
福上林公来到潘田水口奄定居,因人地生疏,人烟稀少,家中百无一有,生活日见困难,渴望着有适当的人来共同生活,巧遇裕宗陈公从远方而来,促膝交谈,情趣相投,暂住于福上林公家中。原来裕宗陈公是龙川县出祖迁居兴宁沥陂,因世乱纷纷,转迁丰顺落水科,其本身有一套打铁好技艺,做工来到潘田与福上林公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住日久,情投意合,两人年纪、性格相当、同样遭遇,同住水口奄,共同打铁,克勤克俭,聊以度日,两人长住之下,你恭我敬,如兄弟骨肉。随之焚香点烛,祷告天地,结拜为义兄弟。福上林公长二岁为兄,裕宗公为弟,后人称为义祖。
水口奄是丰良至留隍必经之地,常受往来的坏人抢食骚扰,兄弟商量,转迁到比较僻静的肚富塘,生活日见好转,两人各自成家。裕宗陈公娶洪氏盛氏二妻,生下四子,福上林公娶万氏,生一子名林九六郎。
以后裕宗陈公二子迁往吉輋黄磜创居,二子迁往广州方城创居。
林九六郞三岁丧父,四岁丧母,全赖裕宗陈公躬亲抚养,林九六郎生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深受裕宗公爱惜,裕宗公四子迁走时,因受九六郎牵挂,没有跟其亲生子同出,留在家中专心抚养林九六郎。
树大分丫,枝繁叶茂,生息繁延,裔孙众多,在清朝中叶时有长房十世裔孙名曰林陈继淳,往潮州考秀才,文章出众,却未能中举,当时的主考宗师,在林陈继淳的考卷背面点破:文章虽好,姓氏颠倒。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啊。故此,长老们一致商定,为报答养育之恩,将林陈改为陈林姓。当年开科考试,一科连中五名秀才,从此,陈林姓诞生,名扬四海,代代相传。
陈氏颍川堂,林氏西河堂,故陈林氏祠堂为西颖堂;总祠在广东省丰顺县潘田镇沙塘。陈恩公为恩义祖裕宗公,福上林公为始祖公。
陈林姓辈序从七世祖起,开始顺延:
辈序:祖上万亿兆,京高吉玉由,淑慎和奕世,丕振达方洲,
宏通承先惠,克昌永作裘,维良嘉善庆,大启毓英流。
  •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进入东周后,林姓已经散布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在随后的秦汉时代,济南林氏一直占据了林姓群体的主导地位。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林姓已经西南到四川,东南抵江浙,西晋末林姓已经渡长江,越过南岭武夷山,进入了两广福建。唐朝两次由河南移民福建,大批林姓先民定居于闽南,林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明末清初,林姓已经出现在台湾
  • 晋代时期
至晋代,有林坚八十一世孙林颖,林坚公四十六世孙,家族世为西晋重臣,由济南徙籍下邳下邳郡)梓桐乡,为下邳祖,徐州冠族,生有二子:林懋、林禄。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禄初任琅琊王司马睿府参军,黄门侍郎,后佐东晋元帝即位建邺(今南京),匡扶晋室,领合浦太守。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晋安郡。林禄为晋安林氏始祖.世代子孙,俱偕显贵。历晋、宋、齐、梁、陈诸朝,英才辈出,奕世簪缨。有“一王、二侯、九将军”之誉。其后都散居福建各地,今其后子孙遍及福建、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台湾等地。
  • 开皇三年
晋安林十世林茂隋文帝开皇三年任右丞,定居莆田北螺村,子孙遂成阀阅,经文纬武,奕世簪缨,显贵南国。传至闽林十六世林披,兄林韬为阙下祖,弟林昌为台湾雾峰林家祖。批公生子九:林苇、林藻、林晔、林荐、林著、林蕴、林蒙、林迈、林蔇,同时擢为刺史。世称九牧林,尊 林茂 为九牧林祖。
  • 垂拱二年
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由陈政之子陈元光任首任漳州刺史。河南光州固始县林孔著随从陈政(陈元光之父)将军在闽广征战,屡立战功,其后浦南(属今福建漳州市)、福州东园、兴化(莆田)及江浙两广。
  • 唐末时期
唐末至五代十国,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入闽,立闽国,其后发展成林姓较有影响的支系。有林延皓的“控鹤林氏”、林穆的“陶江林氏”、林硕德的“上街林氏”、“濂江林氏”、林廷甲的“福全后安林”等支。
2011年韩国林氏中央宗亲会一行26人再次千里迢迢,跨海寻根,日前专程抵福建莆田展开谒祖之旅,归源认宗朝拜妈祖,受到九牧林氏联谊会热忱欢迎。
在福建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牧祖祠,韩国谒祖团举行隆重祭祖仪式,虔诚祭扫“九牧墓”。 对于先祖故土一草一木,他们都感到新鲜、亲切,不停地用手中DV和相机拍摄,频频向随行翻译询问了解。当日下午,谒祖团又赴莆田妈祖故里贤良港天后祖祠、莆田湄洲祖庙,拜谒享誉海内外的宗亲“祖姑”——妈祖林默。
据韩国林氏族谱记载,入韩国林氏始祖林八及在唐代掌过兵权,后因朱温叛乱,从莆田南下后在泉州惠安县渡海出国避祸,飘泊到新罗国(今韩国)江华湾登岸,便择平泽县栖身。从此后裔支派繁衍,发展至今已达120多万人。韩国林氏后裔根据家谱记载,以“林八及”、“邵州刺史蕴公(九牧林林蕴)”为线索,先后三次组团来中国寻根。最终证实“邵州刺史蕴公”为九牧林第六房林蕴,“林八及”为其玄孙,而当时渡海的“彭城”即今泉州惠安县东岭镇彭城村。
东晋初年,莆田九牧林始祖林禄公入闽晋安。传十世隋右丞林茂,迁居莆田北螺村。五世而至万宠,生三子:韬、披、昌。唐天宝年间,披公又迁居澄渚乌石(今西天尾镇龙山村),生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茛,九子皆官刺史,世称“九牧林家”。据族谱记载,林八及为九牧林六房林蕴玄孙在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韩国谒祖团在“祖姑”神像前进香膜拜,并参观祖祠山公园、妈祖故居等。他们详细了解妈祖生平故事,解读明刑部尚书林俊撰写的林氏《族范》。韩国林氏中央宗亲会宗亲会会长林都洙表示,能寻根谒祖,追溯先祖丰功伟德,拜谒宗亲的骄傲妈祖,心情非常激动。回国后将把更多信息传递给林氏后裔年轻人,以不忘根本加强交流,增进两国宗亲血脉情谊。
  •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十九位。福建为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江西三省,又集中了9%。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几乎没有增长。福建仍为林姓第一大省,约占林姓总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这三省林姓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广西三省,又集中了1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向西南迁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春秋时,林氏散居周、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国宰相长林十五世林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时称“九龙十德之门”.鲁国林雍后人迁徙到齐、邹二郡(今山东淄博),汉景帝时分邹郡之地置济南郡,遂为济南林氏。
  • 近现代
根据公安部2006年7月“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统计对福建福州户籍人口的姓名统计,福州市户籍人口中人数最多的姓氏为“林”姓,共有970138人 ,排在前10位的姓名依次是:林芳、林辉、林燕、林云、林伟。
根据1996年统计资料,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约10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2林氏家族的主要分支姓氏

(1)比氏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高辛氏王族纣王之叔比干,属于以先祖名为氏。
  比干是商文丁(太丁)之子,是第三十代商王帝乙的弟弟,第三十一代(末代)商王纣的叔叔。唐朝的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林坚一支分衍有比氏、荡氏、梅氏、王氏、林氏、干氏等,其中的比氏与林氏一样记族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子姓比氏族人大尊奉比干、林坚为得姓始祖
(2)王氏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3)辜氏
  出自唐朝时期江南道观察使林正,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辜氏始祖为林正,字达中,生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原姓林,为殷商比干之子林坚的后裔,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之十三世裔孙林孝诚(字允谦)之孙。其家世居福建莆田太平村永定里(今福建莆田尊贤里北螺村)。林正在二十二岁中举人,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甲午科进士及第,授江南道观察使(辖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林正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兴学校、除苛政、廉正爱民,是应贞观之治。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江南道大旱,民不聊生。林正悯民饥苦,不及禀奏朝廷,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当地豪绅乘机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下狱法办。江西百姓闻讯,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万民表与朝廷,代其辩冤。唐太宗派人调查,方知林正真的是个清官,是坏人对他罗织构陷,便即下诏放林正出狱,并传他上京陛见。陛见之后,唐太宗先对林正进行一番抚慰,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今赐卿姓为‘辜’。”唐太宗虽然贤明,但仍脱不了动不动就给臣属赐姓的习惯,不过以往都是对有功之臣赐以李姓以表示亲近。这一次,因为林正差一点无辜丧命,因此就赐他以辜为姓,昭其“辛苦”之德,合二字为一,是为“辜”氏,是为该支林氏辜姓的始祖。在起初,大家还是以“辜林”称呼这个新生的姓氏,对林正也是以“辜林正”称呼之,后来就干脆把林字去掉了。林正成为辜正,成为辜氏得姓始祖。帝王赐姓,全族荣耀,因此该支林氏家族皆改为辜氏,世代相传至今。
  辜正告老后,没有回莆田老家,而是继续定居于江西南昌地区。在他逝世后,当地百姓为其建嘉德祠以表怀念。辜氏族人大多尊奉辜正(林正)为得姓始祖
(4)端木氏
  源于改姓,出自台湾省林氏族人,属于外夷侵略被迫改姓为氏。在今台湾省,有一部分端木氏族人,其原本姓林氏。在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耻辱时期——日据时代,日寇强迫当地人民的汉姓倭化,于是很多林氏族人皆改成了“端木”氏。“端木”意即“双木”之林氏。
  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中国人民收回了宝岛台湾,岛内许多端木氏族人恢复了原来的林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维持端木氏复姓,一直相传至今。

3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之乱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路。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时期改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省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明朝时期废黜。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福建省中南部各县,为福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晋安郡:亦称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置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隋朝初年即被废黜,一说是在宋朝初年被废黜。
  • 堂号
济南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以望立堂。
晋安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据林氏族谱载,林氏得姓始祖坚公,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名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此。
九龙堂: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在客家人中,林氏的郡望还有西河郡,原因为其中一支林氏客家人的始祖来自西河郡(今郑州附近),其堂联为“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九牧堂:唐朝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九子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松卜堂:为江苏省丹阳县林氏支宗的堂号。丹阳林氏肇于宋代。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福建省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此后便长住于此。林芳的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衍生息。丹阳林氏“松卜堂”的后人,按行序排列分为松卜、城市、北庄、大华等支。主要分布在大华、埤城、丁家坝、林家桥、北庄、绕庄、孟河、魏村、张庄、黄墟、董庵等地。在县城里,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铺、寺前铺、晋地坟、虞巷、安巷等族系。至2000年5月8日,丹阳在籍林氏宗人达21868人。林氏在丹阳所出的知名人士有林福源林琴、林懿均、林肇灿、林?等,均编入新修《丹阳县志》。林氏宗谱始修于明成化年间,至1950年共修谱十次。
十德堂:来源于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生有子九人,受家风的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他们的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故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来源于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氏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忠孝堂”在客家人历史上,还有一支林氏因躲避元初对林氏汉人的屠杀,被迫改姓杨,俗称“新杨”,其也是林氏后裔。
敦本堂:又称“林月汀宅”,俗称“大厝底”,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菜园路4号。已毁于1921年地震。属于三级古迹。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迄今亦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台闽标准四合院建筑,乃当时竹山清武官林月汀所建立,故属私人宅院。该堂主体木质构造,为台湾十大古厝之一,亦为台湾雕工最为精美者。该堂为二落式建筑,第一落屋顶为马背式,门厅前具宽广檐廊,并于壁面题字作画。左壁彩绘花鸟草木,字题“竹茂”、“×得石花胜开”;右壁彩绘人物山水,字题“松苞”、“夜雨竹窗问语”。太师壁双面木雕,前为松、鹿(取长寿多禄之意),后以窗棂组成“富贵玉堂春”字样,其四角衔以蝙蝠造型(取得福之意〉,故福禄寿齐备。第二落为正堂,屋顶属顶硬山式,据说原为官式燕尾脊,后去燕尾。各门扇工法讲究,精磨细琢,赞叹不已。第一落、第二落及左右护龙形成完整的四合院。如果可能,应该就地重建,不然殊以为遗憾。
崇本堂:俗称“林祖厝”,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集山路路三段831巷内。属于三级古迹,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竹山及鹿谷地区林氏宗亲,为缅怀林氏先贤开山垦荒之德泽,于是募款建祠,祠内供奉开闽始祖“林禄公”、“九牧公”及“林圮公”三位先贤。崇本堂早年失修,首于嘉庆七年修筑成宫廷式建筑,雕梁画栋,宏伟壮丽却不失古色古香。复于1968年二修,最后则于1984年重建,这次除屋顶保有古式燕尾式建筑之外,全面改以水泥磨石,而失朴质之风。但却也免于“九二一”(公元1999年)地震之蹂躏,毫发无损。崇本堂的保有特色包括燕飞尾式屋顶、山门的交阯陶福禄寿三仙塑像;左右塑的“左昭”、“右穆”题字;正堂的“文魁”、“选元”及“进士”匾额等。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者 编纂时间与方式 藏地
全国林氏光远堂族谱 林氏光远堂众孙修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修篡,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贵县维新印务局铅印本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有两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林氏宗亲录 林清墩编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铅印本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旅顺林氏谱书 林尚贤修订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铅印本 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迁常林氏家谱二卷 林文涛主修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浙江鄞县新江林氏宗谱十卷 林庆芳、林纯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西林家卤林氏宗谱四卷 项世淮纂修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象山岙底林氏宗谱一卷 吴显龢修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安徽宿松林氏谱牒 林常植等增修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省图书馆
安徽潜山潜阳林氏族谱三十八卷 林氏三系合修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林氏开闽分支总谱 林鸣盛序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木刻活字印本 台湾
福建闽林大宗世谱六卷 林炳麟等修 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仙游仙溪林大宗祠族谱 林弁修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仙游印书局铅印本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莆田仙游县档案馆
福建泉州清源林氏李宗谱草创卷之三 / /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晋江万华林氏族谱 林志坚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手写本 台湾
福建南安林氏族谱 /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木刻活字印本 台湾
福建安溪福清分派横溪林氏族谱 林文篆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 台湾
广东番禺林奉恩堂族谱 林懋康修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澄海南砂林氏家谱二十卷 林元秀纂辑 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揭阳重辑长山林氏世谱 林右叙重辑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潮安兴昌印务局铅印本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化州那务林氏族谱五卷 林圣玺纂修 / 那务林氏各房
广东中山林氏族谱一卷 林天椒纂修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铅印本 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
林氏宗谱 / 民国年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林氏续修族谱 / 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廉江罗村林氏宗族发展史》,出版于1999年,是《廉江林氏发展史》撰修工程的下缉之一,也是至今为止该市林氏发展史分房派修撰完毕的两部史书之一【另外一部为《廉江林椿轩公后裔发展史》】。该书收录林能公派下近200条村庄的子孙繁衍情况,于1994年开始筹备,至1998年6月脱稿,1999年出版。全书分五编和杂记,共1250千字,1114页,印数2000册。该书现藏于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湛江图书馆,廉江市档案局,廉江图书馆,廉江该派下各林氏村庄中,是一部较为翔实的林氏史书之一。

字辈排行

  • 山东
山东济宁林氏:英、宪、存、凡、发、正、祥
山东栖霞林氏:永、丰、炳、明
  • 福建
福建连城林坊林氏字辈:
长房(章旻公的子孙):肇、修、伦、纪、昭、德、报、功、箕、克、裘、绍、丕、振、家、声
二房(子长公的子孙):承、肇、占、克、振、家、声、金、紫、簪、缨、奕、冀、荣、丕、显、文、明、光、祖、德、睢、麟、永、盛、绍、我、菁
三、四房(文长、满全公的子孙):肇、修、伦、纪、昭、德、报、功、克、绍、箕、裘、丕、振、家、声
福建漳浦乌石林氏字辈:“汝允仕敬敦廷夫德君希思日升恒万寿松柏茂辰维皇降福山阜冈陵保定尔禄”。
福建漳浦港头林氏字辈:“用邦匡确文汝甫仲吉升贻燕垂卿伯世德永尔昌展成振家远同会衍庆长”。
福建石狮林氏字辈:“信恒有树启鼎登先士志维经世孙谋在振宗忠孝承光德英伟裕后徽”。
福建石狮东园林氏字辈:“朝经贤克日安邦载佑和亨贞乔木蟠根大深谷奇兰鲜忠孝家声远奕世子刊贤”。
福建石狮玉山林氏字辈:“基宏际式正士文章华国器树德为根本(讳行)贻孙谋燕翼子诗礼传家声簪缨以显宗(字行)”。
福建平和林氏字辈:“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福建莲江林氏字辈:“云士文华荣肃艾哲谋圣积善有余庆材为邦国宝滨海川山秀含生钟毓灵(讳行)善言君子德恭宽信敏惠存心本以仁学乃子孙珍礼义传家法明德在新民(字行)”。
福建岐岭林氏字辈:
福建金紫林氏字辈:“思永居继先伯道日绍节太原若亿万德良克”……(从三十八世起各分支另立)。
福建厚泽林氏字辈:“式秉邦逊克承大勋敬章君德统绪为昭子孙千亿诗礼传家”。
福建钞坑林氏字辈:“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
福建永春林氏字辈:“联芳超祖德统绪尚仁慈才美启宗徽传心通孝友”。
福建锦江林氏字辈:“维道世士秩迪德为敦本登科以显宗忠孝传家永(讳行)子孙良有智邦国振家声存心宜守志学古重勤修(字行)”。
  • 广东
广东高州石鼓林屋村,字辈“为善心常泰,行仁福定隆。高瞻辉百粤,永世建奇功。”
广东化州那务林氏,始祖福山公,故籍广西玉林,落籍化邑,开基立业,繁衍后代,字辈:“芳朝秀士永可作圣贤名积德恒茂盛子孙万代兴忠义仁爱敬事业倍增成勇登科学顶国家富强定”。
广东揭西金坑林氏字辈:“乔木盘根大瑞日应茂时绍有开元俊振拔兴世基乞旺春常在群英乐载熙忠国之精干修身学礼诗双桂流芳远九龙毓秀奇祖德宗功盛人文蔚启宜”。
广东揭西钱坑,阳夏林氏字辈:“渭甫永惟崇伯宗尚子叔乔世登兰玉盈阶秀贤良应运生养恬安迁素忠孝衍先声端穆贻芳远义扬肇业宏奋庸昭伟烈继武振鸿鸣松茂千秋盖鹏飞万里程”。
广东揭阳锡场世系辈序:“潜焯功孟时景邦,世胤元国兴文章。修齐伦美先以正,德盛道隆士乃贤。
声应凤岐锡开泰,名实光华裕必昌。纯举朝端永雄振,芳奕海宙耀茂长。”
光绪元年,揭阳林氏合建八房祠之后,辈序从德盛二字起统一调整为:“ 德盛昭宇宙,西河垂典型。永远绳祖武,光宗显朝廷。”
广东潮安林氏字辈:“叶道资宏毅安邦本孝忠一经贻典则万载畅宗风绎理期居敬临民雅所先昭兹绳祖武念在即薪传”。
广东廉江罗村林氏,始祖九牧长房,十三世起字辈:“典章经济家国荣华富贵……”
  • 广西
广西灵山林氏字辈:“林家世运长为善业能昌源流思福建远祖念宾阳”。
广西博白林氏字辈: 原籍福建莆田,由闽入粤,明朝中期陆续迁入博白,字辈“道学辉宗为国宝,文章献世步云衢。明堂承运家声远,兰玉奂衍德泽延。”
  • 贵州
贵州毕节林氏字辈:“鹏栖生单中怀土发枝作绍茂登科文明开国选全兴正连长祖烈家声远腾辉百代昌积善源生裕敦仁品自崇安平知运泰和协兆年丰望峻惟山类心清与鉴同高材称座辅厚禄爱恩隆”。
  • 辽宁
辽宁庄河林氏字辈:“文鸿辉成德义普克绍先世家永庆吉福泽同海天”。
  • 山西
山西文登林氏字辈:“植光培钟汝懋辉基钧治乐荣增鉴法,树炳坛锡济桂煜垣铨浚楷(火昆)尧镜清本熙堂锦泽朴焕在铭淞”。注:山东荣成、威海、烟台、乳山、栖霞、牟平、海阳、辽宁大连等地林玉后裔各分支亦使用该字辈。

4姓氏名望

古代名人

比干
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比干是殷帝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丞相)。受其兄帝乙的嘱托,忠心辅佐侄儿——幼主纣王。帝书中名人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残杀,终年(公元前1063年)63岁。
林放
字子丘,春秋时期鲁国清河(今属山东)人,为比干27世孙,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为孔子得意门生。 林放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的大夫,拜为太傅。去世后与夫人芋氏一起合葬在今河南开封东岩山一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林放被赐号为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时,考林姓族谱,林姓得姓于长林山,遂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林放为长山侯。在许多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的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辈学子的祭拜。
林禄(妈祖)
林禄: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第一人,也是在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闽林"始祖。林默娘:"天上圣母,人间妈祖",是在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流行的俗语,被人尊为圣母或妈祖,把她当作保护神。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出海远行者越来越多,被更多的远航之人所尊奉。
披肝沥胆,匡扶室,为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的入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天上圣母"信众过亿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 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妈祖.
比干庙正殿里供有比干塑像,比干三日苦谏却换来一场挖心,回首这一典故,让不少后人顿生敬意,“林氏”在得姓之初,就带着祖宗比干这种忠义敢谏的本色。
在东配殿另有三尊塑像。他们是比干的杰出后代,中间是林坚公。因林氏根据地理位置又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右边为北林所奉林放公(比干二十四世孙,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著名的“问礼堂”就是得自于他。左边为南林尊奉的闽林始祖林禄公,为今天福建莆田林氏的祖先。由于诸多原因,莆田林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迁到海外,如今,韩国、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林姓多属这一支。因此,林禄公又被称作是南林始祖。
此外,西配殿敬奉的是妈祖神像,妈祖即林禄公第二十二世孙林默娘,被敬誉为“天上圣母,海上妈祖”。林默娘是宋朝莆田人林愿之女,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重阳,她因舍己救人而遇难,年仅28岁。此后,人们纪念妈祖为大义之人,就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妈祖庙2500多座,遍及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达2亿多人。妈祖已经成为年岁丰收和保佑平安的象征,更是人们远航的保护神。

近代名人

林则徐:福建人,1839年,“禁毒英雄”在广州“虎门”一把大火烧出个醒世的中国,给沉睡的国人当头棒喝,一生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以禁断鸦片的爱国之举而留名清史,同时也主张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森:早年参加同盟会,中华革命党,1919年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1931-1943年12月年间担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在战祸横生,枭雄四起的年代,他坚守民主信念,维护共和,爱国爱民,清正廉洁,被世人所赞誉。他是现代中国的第一位平民主席,也是中国林姓的唯一一位国家元首。
林彪:中共最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誉为战神,曾任党中央副主席。
林觉民: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福建闽侯人。1911年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4月24日《绝笔书》,表示为“光复神州,重兴祖国”而献身的决心。随黄兴攻两广总督署,受伤被俘,从容就义。译著有《六国比较宪法论》、《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
林伯渠:中共建国领导人之一。
林育南(1898年—1931年2月7日):革命烈士。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小林育英2岁,长林彪8岁,和林育英同一曾祖父,和林彪同一祖父,为堂兄弟。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5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
历代鼎甲状元
(括号内为及第年份)
文状元:林慎思(宏词科870)、林自(释褐1085)、林洵美(特奏1145)、林石(特奏1226)、林壮行(神童科1231)、林济孙(1340)、林亨(1343)、林环(1406)、林震(1430)、林大钦(1532)、林宣德(不详)、林召棠(1823)、林鸿年(1836)
武状元林宗臣(1172)、林磦biǎo("磦"同"山票"1184)、林管(1193)、林仲虎(1202)、林汝浃(1211)、林梦新(1232)、林时中(1271)、林本直(1660)、林德镛(1721)、林天滮(1771)
1926年,让徐志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最后在梁启超贤惠儿媳的角色里化作“人间的四月天”,任凭冰心在《我们太太的客厅》一文中,对集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于一身的她吐点酸水。
1937年,“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所作《京华烟云》成为全美畅销书,并获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1940年,有一个人享受过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为他人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这人就是林育英(又名张浩)。说起林育英,从他传奇的一生,和两个兄弟——林育南林彪(又名林育蓉)来看,就可知中国历史是少不了此人之名的。
1971年,“香港第一健笔”林行止创办《信报》,备受世人瞩目。
1978年,林则徐的第五代传人凌青(原名林默卿),踏上联合国外交家之路。
1981年,印尼华侨巨富林绍良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旗下有近400家公司和银行。
1994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政坛重量级人物,曾被日本媒体预测为蒋经国接班人的林洋港角逐“总统”,得票率排名第三。
1999年,韩国林姓宗亲万分欣喜地在福建 惠安县东岭镇 寻到祖先到朝鲜半岛前的下海出发地,并为自己是“唐九牧林”(因林禄16世孙林披的9个州刺史儿子而得名)的后裔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林姓史话》一书中“自周代至清代林姓主要文学家、诗人一览表”和“自唐代至清代林姓书画家、艺术家部分名录”,共有林姓196人之多。

当代名人

李远哲,本姓林,诺贝尔奖得主, 祖籍福建南安,林本坚后裔,林李同宗,南安一带的林李双姓同为林姓后人。
林清玄,台湾作家,当代最具影响力作家之一。代表作“菩提系列”、“身心安顿系列”、“现代佛典系列”、“人生寓言系列”、“心窗物语系列”、《身心安顿》、《烦恼平息》、《白雪少年》、《迷路的云》、《鸳鸯香炉》等。
林文月,台湾作家,翻译家,学者。代表作《交谈》、《遥远》、《京都一年》、《拟古》、《读中文系的人》、《作品》等,曾翻译《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日本文学巨著。
林文义,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遗事八帖》等。
林太乙,作家,代表作《林语堂传》、《春雷春雨》、《明月几时有》、《萧邦,你好》,曾任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耶鲁大学中文教授。
林海音,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城南旧事》、《晓云》、《春风》、《孟珠的旅程》。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
林徽因,作家,诗人,建筑师。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林砺儒(1889 07.18 - 1977 01.20),原名林绳直,广东信宜市北界镇上村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中学老师。历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州师范学校校长、勷勤大学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解放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副部长
林海亮,广东高州人。教育学博士。四川省普通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西南大学博士后,加拿大温莎大学博士后。
林毅夫,男,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2012年6月,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任期已届满。
林圣彩(LIN Shengcai, Ph.D.),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1991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1991年至1995年,美国Howard Hughes Institute at UCSD博士后;1995年至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2001年至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生化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兼职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长江学者特聘教师;2003年起初任院长。
林峰,当红一线歌手演员,香港乐坛最具号召力歌手之一。
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祖籍福建漳浦县,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
林丹奥运冠军,2002年8月,不满19岁的林丹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获奥运冠军。2010年获广州亚运会男单冠军。2011年8月14日于伦敦世锦赛上,获得第四个世锦赛男单冠军,同时他的世界冠军数达到了15个。北京时间2012年8月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林丹夺得金牌,也因此成为首个卫冕冠军。BBC评论道:“林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卫冕羽毛球男单冠军的运动员,他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羽毛球元动员。
林志颖,中国台湾著名男演员,歌手及企业人士,被称为“亚洲小旋风”。发表多张唱片并出演多部影视剧作品。台湾第一位授薪职业赛车手,并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活跃于各个领域。参加巜爸爸去哪儿>>儿子kime萌态十足。
林子祥(George Lam,1947年10月12日出生),香港著名歌手和演员。在1994年举行的香港电台第十七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林子祥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3年,林子祥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是首位唱作人获得此殊荣。综观整个八十年代,在这十年之间,他共有23首歌曲登上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位置,仅次于谭咏麟的28首。
林志炫:台湾著名实力派歌手、音乐制作人。
林心如:(Ruby Lin),中国台湾著名女演员、歌手兼制作人。
林志玲:(Lin Chi-ling),中国台湾著名女模特演员歌手主持人
林俊杰:(JJ Lin),新加坡华人,著名音乐人、歌手,代表作《江南》、《曹操》、《因你而在》等。
林更新,中国内地男演员。2011年9月因出演电视剧《步步惊心》中的十四阿哥而逐渐走红.
林青霞:(Brigitte Lin)1976年凭《八百壮士》荣获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当时她与林凤娇以及秦汉、秦祥林并称“二秦二林”。1990年凭《滚滚红尘》夺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与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合称“霞玉芳红”。1994年告别影坛,于2011年推出散文集《窗里窗外》。
林依晨(Ariel Lin),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2003年凭借《飞跃情海》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及最佳新演员。2006年凭借主演《天外飞仙》而成功进军内地市场。2008年和2012年分别凭借《恶作剧2吻》和《我可能不会爱你》两次获“金钟奖”戏剧节目女主角奖。
林宥嘉,1987年7月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屏东,歌手。

海外名人

1.林完,著名政治家,林姓在海外知名最早的人物之一。
2.林道乾,泰国北大年地区的开拓者和领导人
3.林凤,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著名人物。
4.林相原,马来西亚巨巨富。
5.林光合和林合父子: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6.林迁,马来西亚乌矿大王热心公益事业。
7.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
8.林德甫,文莱富商。
9.林梧桐,马来西亚赌业大王。
10.林庆金,马来西亚巧克力大王。
11.林思齐,加拿大著名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12.林同春,日本企业家、社会领袖。
13.林训明,巴西黄豆大王。
14.林良实,马华公会会长。
15.林绍良,印度尼西亚商界大亨。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百家姓”】    



注:以上内容出自"百度百科",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081/14031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