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9-30壮族的姓氏来源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古代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汉书·武帝纪 》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 ,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越人这种单 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 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最早出现在汉人记载的壮族先民有名字的就是“译吁宋”,但这只是秦人为记载事件音译的人名。《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秦始王征服统治岭南后,汉姓氏文化慢慢的为越人上层贵族所接受,先期的姓氏都是越人上层贵族首先使用,用来区别与普通越人的不同和统治阶级的管理,但一般老百姓还是没用姓氏,但随着统治时间的增长,为了方便管理百姓,统治层开始为越人编册入籍,此时南越国的广东、广西东部底层越人开始大量使用汉姓,而西南区的桂中、桂西、云南、贵州的底层越人仍然极少有姓,一般仍然只是为方便朝庭管理的土司官长们使用姓氏,直到明朝中后期的大量改土归流,朝庭全部为归流后的原土司百姓造册入户,原则也是沿用原土司姓氏来为其子民入户,至此大部分的越人顺应了朝庭的管理有了姓氏。

 

    可以这样说,汉文化在越地经过了上千年的影响和政治手段推动,一直到明后清初壮族先民才开始普遍使用姓氏,而壮族的族谱一般都是受汉文化影响而造,大多数族谱是在清朝才修,壮族修谱时一般都是以祖先是征服者的北方人为荣的,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说自己祖先是汉人因来南地当官而落籍的,这是深受汉族修谱的攀附之风影响,所以造成了人们错认壮人汉祖的原因。当然不排除先期的少部分汉人与越人居而越化,但他们会越化的前提条件是当时的越人在数量上处于强势才可能导致部分的北来汉人越化。能产生同化情况的条件有两种,一是弱势族群同化于强势族群(这是先期的汉人同化于越人的因素)。二是通过政治手段强迫和影响其它族群同化(这是后期的越人大量汉化的因素),政治干扰的手段是很强大和无情的,唐宗期间,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岭南俚僚人的统治,在僚人中培植其代理人,因而在岭南兴办起了学校,允许通过修赋汉学的僚人参加科举考试,唯此考中者方委以官职,直至明朝这种更显疯狂歧视本性.明朝统治者认为僚瑶等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实行民族歧视、压迫和同化教育政策.如僚瑶等族人不能租佃田地耕种,而必须用汉名,以汉人名义方可.读书和科举考试,非汉人不可就读及应考.这些限制使某些僚瑶人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以达到求学应考的愿望和抱负.明朝统治者此举的目的很多,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通过学校教育达到"用夏去夷","去夷从华".明朝经过一百多年的民族压迫,封建教化,收效较之前代大有成效,岭南众多地区僚瑶人"使汉姓,聊汉语","弃土从齐"之风气尉然成风。综合起来壮族姓氏有几种来源:

 

    1、一般贫民随峒主(部落首领)或土司官长的姓,如唐代黄峒强盛一时,峒民自然都随黄姓,宋代侬峒兴起,其峒民自然都姓侬等。峒主或土司官长的姓往往是接受汉文化的结果,所以壮族的姓氏和汉族的一样就不奇怪了。

 

    2、随着壮族平民接受汉文化的增多和汉族人大量的移居壮族地区,壮族人的姓氏选择就更广泛,一般的情况是有接受了汉族官员的姓氏,有接受汉族老师(师傅)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名人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移民的姓氏,也有的是汉族融入壮族,给壮族带来汉族姓氏等。

 

    3、有不少壮族人的姓氏和汉族用的汉字一样,但有的姓氏是土著自取姓,意思与汉语完全不同,如“韦”,是壮族的大姓,其意思是“水牛”;“岑”则是“砧板”,而“农(侬)”,则是“森林”之义。历史上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而姓氏是用汉字来记录的,也给人壮族的姓氏和汉族一样的印象,其实,只是音译而已。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